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连载之:《打场》

(0)

相关推荐

  • 新  麦

    周末去朋友家玩.朋友家在农村,朋友媳妇拿出几个雪白的大馒头让我带回家吃.馒头做得很大,如同春节时的饽饽,散发着浓郁的麦香.朋友说,这是今年的新麦馒头,上供做的. 上供是胶东农村的一个祭祀的日子.新麦下 ...

  • 人间章回:最是难忘煎饼情(作者 周建义)

    之前,在<文化佳园>栏目上看到一篇关于煎饼的乡土文章,感觉很亲切,仿佛回了一次故土,亦嗅到一股麦香.近日,妻从家乡带回的煎饼出现了几个霉点,我坚持把霉点去了可食:妻坚持不能食:孩子则直接给 ...

  • 远去的“麦场”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走在乡村的公路上,到处都晒着新收的麦粒,我这才发现"过麦"早已开始.看着公路上晾晒的小麦,不由地想起了那远去的"麦场". ...

  • ​又到麦收季

    又到麦收季 文/王凤贵 金黄的麦子.黝黑的收麦人.毛驴拉碾轧麦子的场院.麦秸堆里玩耍的孩子--非常熟悉的场景,每一个镜头都是亲身经历过的,每一幅画面都融入了血液里.刻进了脑子里. 麦收季一般在阳历6月 ...

  • 张伟| 我们那个年代的麦收

    "麦浪滚滚闪金光,十里歌声十里香,丰收的喜讯到处传,家家户户喜洋洋,喜洋洋--" 一曲丰收歌,唱出了人们收麦的喜悦.可这喜悦,好像更属于几十年前手工割麦的人们. 在我们老家有一句俗 ...

  • 冯元兴‖家乡的红薯

    一说起家乡的红薯,我的心里就会升腾起一股与之特别亲切的激情,她如同养育了芸芸众生的丹江河水,其恩其情使人终生铭记于心,难以忘怀. 自能记事起,上天赐予我的第一烙印就是家里的生活极度贫困.尤其到了每年春 ...

  • 鲁北往事:分小麦

    小麦晒干后,就要把粮食分到各家各户. 秋麦二季分粮食,是一道比较难的工序.小队里的会计,要先把全队劳力挣的工分统计起来.麦季工分统计截止到芒种,以后挣的工分就到白露计算秋季的口粮,再往后挣的工分就等着 ...

  • 与鹊为邻

    , 这个世界,有太多有趣的秘密,等着你去探寻,就像我老家门口槐树上住的喜鹊,它聪明能干,不光是一位精巧的工匠,还是一位大气的绅士. 在很多人走进城里的时候,住在城里的我却喜欢回到农村去,我爱农村的宽天 ...

  • 麦场记事

    麦场记事 "芒种三日见麦茬",这个节气一到,就意味着小麦马上要收割了. 还在生产队的时候,收割完的小麦都进了麦场.金黄的小麦被捆扎成起来.有的如姑娘的细腰,有的如壮汉的肚腩.一个个 ...

  • 过簿‖@李明君

    过  簿 作者:李明君 现在收割小麦一般都使用脱粒机,拖拉机连着收割机直接开进麦地里,前面收割后面装袋,麦杆粉碎就埋进地里了.但是,回想三十多年前收割小麦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 那时收割小麦,首先要看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