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补土 | 只吃豆子不吃皮?这可不是绿豆汤的正确打开方式

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疗养。自然的产物是最适合脾胃的“补品”,草木虫鱼,瓜果菜蔬,无分贵贱,皆可成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学活用,当自己的“调养师”。

医学指导: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  卢传坚教授

夏季里为了解渴消暑,人们常常会制作各种可口的饮料,绿豆汤便是最为传统的一种,大江南北的人都会做。曾有一度,一些招摇撞骗的“养生大师”疯狂鼓吹“绿豆治百病”,编造出了花样百出的各种功效。其实,这里面只有“清热解毒”和“健脾胃”这两种功效是实实在在的。

本草功效

绿豆的“解毒”作用在古籍中有切实的记载。秦汉至唐朝,炼丹和服用丹药的风俗在贵族之中十分流行。而这些所谓的“丹药”,往往都是用药性非常燥热的矿石当原料,一开始吃了有提神的作用,时间一长就会变得亢奋异常,也就是古籍中所记载的“丹药中毒”。然而,不少贵族还把这些症状当成要“成仙”的迹象,医生们又不好明说这“仙丹”有问题,于是便采用了食疗的方法,将性味甘寒的生绿豆绞汁,给这些贵族服下以清热解毒。

久而久之,这个风俗也流传到了民间。老百姓们虽然不吃丹药,但在酷热难耐的夏季里,也会容易有些“热证火证”,吃上一碗绿豆汤,正可以清热解暑。小孩子在夏季也容易出现红疹瘙痒的皮肤疾病,因为脾胃娇嫩,不宜用太过苦寒的药物,这时候煮些绿豆吃也很合适,有消疹止痒的作用。

本草原理

要用绿豆汤清热,吃法也有讲究。很多人在煮绿豆糖水的时候,为了获得绵软的口感,喜欢把绿豆皮去掉,但其实绿豆清热主要就靠这一层“豆衣”。

小小的绿豆,生长在雨水与阳光都充裕的夏季,滋养出了甘甜平和的内在;但豆子最终成熟于秋季,凉爽的秋风给绿豆披上了一层寒性的外衣,因此它是“皮寒肉平”。包裹在外头的绿豆皮,使得绿豆能够清除浮于体表的“热”,因此对于夏季暑热或是皮肤热毒有疗效。但如果是人体内部亢盛的“火热”证,仅仅靠绿豆这一点凉意发挥不了什么大作用,因此这种豆子还是多用于食疗中。

一般来说,豆皮性凉,豆肉性平,因此要用绿豆汤清热的,豆皮一定要一起吃下去;反之,如果怕绿豆汤过于寒凉的,可以把豆皮去掉只吃肉,再多放些糖,便是甘甜养脾为主了。

温馨提示

“话说补土”精华集合
《善用本草养脾胃》及《妙用食材养脾胃》出版啦!

两本套装更优惠哦!

扫码购书

专家介绍

卢 传 坚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弟子,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人才培养对象,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银屑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银屑病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中医药学组组长等职务。

主持并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主编出版专著20部(英文专著6部);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SCI收录6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共9项,国家中药新药临床批件1项,中药新药研发成功转让2项,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共12项。曾荣获“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南粤巾帼创新十杰”“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流派
执行编辑:何明坤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