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396:一个人总说"没问题",实际最有问题
相关推荐
-
读破万卷系天下——《论语》悟读【474】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论语>第十九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优裕从容,有余力)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 子夏说:" ...
-
问题即答案,顺着问题往深处挖,答案就会呈现在你眼前。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圣人不是天生的, 而是习得的.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 ...
-
《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之处世态度——敬
孔子论君子之处世态度--敬 子路请教老师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君子,孔子说:"修己以敬."(<论语·宪问>)他所强调的,就是君子的处世态度.孔子认为,只有修养好自己,而又能敬 ...
-
何待三思而后行——《论语》悟读【108】
言行举止须有度,何待三思而后行. <论语>第五篇第十九章: [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 季文子办事,要反复考虑多次后才行动.孔子 ...
-
孔子谈人生历程浅析
孔子对自己的人生历程曾这样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这一人生总结,常被后 ...
-
人能克己身无患——《论语》悟读【4】
饮食男女,皆有缺点.曾国藩曾设求阙斋,不断反省自己.他走的是一条不断纠错以臻完善之路.--题记 <论语>第一篇第四章: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
-
小孩名:《论语》人之表率的男孩名,你不笑算我输
名字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名字中所蕴含的强大能量,足以影响人生的命运和事业的成败.每个人出生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姓名,而姓名由姓氏与名字组合而成,将会伴随人们一生.一个人的名字就好像一张极为独特的明 ...
-
论语:吾有知乎哉(9-8)
人不可能对世间万事万物都十分精通,但孔子有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即"叩其两端而竭",只要准确抓住问题的两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 子曰: ...
-
经典《论语》口诀记忆
复读<论语>记(七) 述而篇第七,圣人默而识. 学而不厌之,诲人不倦疲. 德学不修讲,闻义不能徏. 不善不能改,圣人忧之矣. 志道与据德,依仁并游艺. 不悱并不发,不愤且不启. 圣人有三慎 ...
-
论语日课100:人总要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 ...
-
论语日课395丨为什么总高要求别人,低要求自己呢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15.15) 对自己严加责备而少批评人,就会远离怨恨.<集注>言: 责己厚,故身益 ...
-
论语日课343:为什么有些人总喜欢恶意揣测别人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14.6) 本章孔子对小人可以说是毫不留情. 即使身为君子,也难免会犯错,而行不仁之事 ...
-
论语日课099:“发牢骚”的正确打开方式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5.7) 桴,小木筏.<集解&g ...
-
论语日课101:涵泳功夫兴味长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 ...
-
论语日课102:不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只看他做了什么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 ...
-
论语日课103:人要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5.11) 申枨(chéng),孔子弟子,即 ...
-
论语日课104:不要让你自以为的好意,成为他人的负担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公冶长>5.12) 子贡反对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事,也愿不强加给别 ...
-
论语日课105:尽人事而听天命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5.13) "夫子之文章",即文章典籍,皇侃疏引太史叔明说&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