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揉肌肉就能调百病?这个方法不用辨证普通人一学就会
经常有人跟我说,中医不太好学,因为阴阳啊、五行啊、气血啊、经络啊……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对现代人来讲都太玄虚了。的确是这样,但我最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中医之道虽是一以贯之,但中医的方法却相当广博,就好像爬山,我们可以从各条路到达山顶,但现代人只看到了一条路,就是从脏腑上辨证论治,然后开方子、喝汤药。比如一说有结节、肿瘤,就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一说皮肤病就清热利湿、健脾化湿等等,这当然是一条路,但辨证论治毕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对于没有什么中医基础的普通人,其实完全可以从其它的道路上山。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这个方法,不用去管气血阴阳虚实寒热,只需从看得见、摸得着的肌肉下手,用手去摸一摸、去揉一揉,就能调理很多疾病,应用面非常广,也容易上手,还能治未病。
这个方法就是揉开身上的“筋疙瘩”。
1
筋疙瘩也叫筋结,顾名思义,筋上打的结,但这个筋和我们通常理解的筋不一样,而是经筋。
经筋一词最早见于《灵枢·经筋》。《难经正义·五十八难》:“人身皮内之肌,俗名肥肉,肥肉内夹缝中有纹理,名曰腠理,又内为瘦肉,瘦肉两头生筋,筋与瘦肉为一体,皆附骨之物也……”,可见经筋和肌肉是一体的,摸着了肉就摸着了经筋。

而经筋又和脏腑、经络,乃至四肢百骸关系密切。
《类经》:凡十二经筋所起所行之次,与十二经脉多相合。其中有小异者,乃其别支,亦互相发明耳。
了解中医的人都知道十二经脉,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有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还有奇经八脉,这是我们很熟悉的。
而十二经筋就是十二经脉的跟班小弟,基本上经脉走哪它就走哪,而且经筋又是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医宗己任编》“其筋脉生于皮里肉外,经筋属五脏,络筋属六腑”。
可见经筋在结构生理上与五脏六腑联系密切。
《类经》:经筋连缀百骸,故维络周深,各有定位。
可见经筋还联络着四肢百骸。
《医宗己任编》:其所谓传里者,肌肉不能传也。肌肉之中,有所为络筋经筋,皆内达脏腑,脏腑之气血,由此而渗润于肌肉。
经筋还是把内在脏腑和外在肌肉链接起来的通道。
总之经筋就像大户人家的管家,能够沟通身体这座大宅门里里外外的各个部分,同时因为它和肌肉是一体的,还能被我们实实在在地感知到。
2
经筋如此重要,但却一直被我们所忽略。其实很多疾病都和经筋损伤有关系。《正体类要》中讲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可见经筋损伤是造成脏腑功能失调的一大病理因素。
具体来讲,当经筋和经脉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反应性挛缩、扭曲,这时经脉的气血就会运行不畅或阻滞,进而造成气血津液的渗出,刺激压迫而出现局部的疼痛与不适,而且这些渗出物不能及时消散,久而久之就形成横络,横卡在经络当中,这就是导致很多顽痹、痼痹、深邪远痹出现的原因。当气血运行不畅,就无法营养内在脏腑,也会造成脏腑的病变。
而经筋是最容易被损伤的,并且还会遗留持续渗出物,因此病痛多位于筋。同时很多疾病从经筋角度下手调理,也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之前我在一篇文章中写过中国中医科学院薛立功教授调理癌症的案例,薛立功教授就是让经筋学说重见天日的人,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对经筋理论进行了伸入的研究、挖掘和整理,著有《中国经筋学》、《经筋理论与临床痛症诊疗学》等多部著作。

薛老说他接触了很多癌症病人,比如有的是因肺癌引发的疼痛,他发现很多人后背有一个区段痛到不能睡觉,一直咳嗽,他说,我不管你癌症,你在我这里来看就是后背这段经筋有问题,我就通过长圆针疏解筋膜,疏解以后就发现不痛了,癌症的症状也消失了。
薛老主要是用经筋治疗痛症,而他的弟子还有用经筋治疗皮肤病、乳腺增生结节的,此外我知道还有人调理内在脏腑的种种疾病。总之应用面非常广,也往往收到不错的效果。
所以我们在调理各类疾病的时候,也可以试试从经筋上着眼。
3
那么具体怎么操作呢?经筋出了问题,最开始的表现是仅有压痛和不适感,或者有条索、挛块,但按压并不疼痛,慢慢发展就会变成有痛性的条索、挛块了,这都属于筋结,它们横卡在经络当中,让气血流不过去,这就是造成各种疾病的原因。所以我们首先要找到筋结所在,一般会在患处附近就能找到。

比如崴了脚,可以在崴脚的部位找压痛感到特别强的地方,便秘可以在腹部肠区找到,乳腺增生可以在乳房上找到,肩颈僵硬难受在肩膀附近就能找到。
另外还可以到全息反射区去找,比如脚掌面、手掌面的相应反射区,还有我们最熟悉的后背。比如有鼻炎的人,肺区就会有压痛点,脾胃不好的人胃区会有压痛点。有妇科男科疾病的人在肾区能找到压痛点。

找到筋结以后就要把它们结开。像薛老和他的弟子用的是长圆针、长针、锋针等带刃工具,而我们普通人可以用拇指去把它揉开。
按揉时可用拇指先顺时针按揉100下,再逆时针按揉100下,力度要从轻到重,如果手指的力量不够还可以借助按摩棒。
还要按揉筋结部位肌肉的起点以及止点,当筋结部位肌肉彻底放松后,可以针对肌肉做一些缓慢的拉伸动作,让肌肉达到最大的舒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筋结便会慢慢消失。
另外对付条索、挛块别忘了还可以用我们软坚散结力量非常强大的消散灸、一号灸。

4
经筋受损和很多因素有关,风寒暑湿燥等六淫侵袭、情志失调、饮食失宜、体质虚弱都会造成相关经筋的损伤,这也是我们之前经常念叨的注意事项,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之前很少提,就是肌肉的劳损,包括不谐调的运动、不良的姿势、久坐、久站、久行、外伤、过度运动、过度从事体力劳动等等。
所以想要避免经筋疾病就要注意避免这些方面。别管运动还是劳动,都要悠着点,还要遵循正规的姿势,而且行住坐卧都要有规矩,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另外还可以通过做一些拉伸运动来柔筋,包括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瑜伽等。还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一些肌肉锻炼来强筋,可以增加肌肉的稳定性,尤其对经筋病易发的部位如颈部、腰部、膝部进行针对性的功能训练。
中医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沉淀了无数先辈的经验和智慧,其博大精深远远超过我们想象,因此不能死在一个角度、一个技术、一个观点上,而是要放开眼光,对这些尘封、散落在历史深处的宝藏进行开掘、整理、继承、发扬,包括很多在民间代代相传的中医绝技,这也是我不断学习,不断探访,并且开展“妙手云聚”工程的初衷。
想了解“妙手云聚”工程的详细情况可参见今天推文的第二条。
中医生活化,生活中医化
微信号|miaoshou-lianhua
牛妈学院|牛妈小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