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往事:推粘馔
相关推荐
-
【总第433期】《特别推荐》【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吃碾转》
[郭进拴原创]吃碾转 我小时候最爱吃碾转了! 碾转系绿色小麦胎盘,经石磨碾成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是我们鳌头人"尝新"的青物之一.其制作过程是在麦秸杆完全变黄.麦粒外表 ...
-
难忘当年“推磨”的滋味儿
千里迢迢在眼前, 石头重重不是山: 雷声隆隆不下雨, 雪花纷纷不觉寒. 幼时读这首写用石磨磨面的谜语诗,朗朗上口,颇觉好玩.待到十来岁时,常常在晚上或五更天被父母叫醒,帮他们去磨坊推磨的时候,才深深地 ...
-
我家的小石磨
吴兴华 秋天的田野里,黄亮亮的稻谷又飘着稻香,玉米杆上的苞谷干了壳.愉悦的我漫步乡村小道,沐浴晨光里,一路思绪悠悠.小时候只要秋天一到,家里的小石磨就开始灵动起来,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推着磨心转,磨过了 ...
-
【童子童谣•谜语版】01║猜中有奖(每周一期,锁定栏目)
谜语童谣 谜语与童谣,细分则属两个艺术门类,融合起来,则是一种新颖而有趣的教育形式. 孩子们通过谜语童谣,会有趣地了解到很多未知的事物,增长见识.又以其生动灵活的语言风格,押韵合辙.短小整齐的句式,读 ...
-
[黄石文坛]王友燕的散文《面壳》
面壳 我出生在一个有着千年移民文化历史的古镇--湖北省鄂州市汀祖镇.这里风土人情,十里八乡,习俗各不相同,年味也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尤其是过年时吃的零食更是各种各样,其中最受当地老百姓喜爱的要数&q ...
-
散文||石磨•碾子•家
石磨·碾子·家 "绿色"是现今社会的主流,绿色原生态引导了消费方向.人们把原生态品质,定格在了物质来源的本身和生产加工环节.其实,原生态对于年轻人来说只是概念,真正体会过原生态的生 ...
-
鲁北往事:过年走亲戚
一提到过年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走亲戚,走亲戚是我们博兴当地的方言,就是亲戚之间互相走动拜年的意思,然而依照我们当地的风俗走亲戚得是男孩儿,未出阁的小女孩不走亲戚,所以作为女生的我来说其实没怎么走过亲戚 ...
-
鲁北往事:窑厂岁月
小时候,经常听老家人说:"好男不上窑厂,好驴不进磨房."并不是说在窑厂干活的男人都不是好男人,拉磨的驴就不是好驴,而是说窑厂的活儿太累,但凡有点其他的出路,哪个男人也不愿去窑厂受那 ...
-
鲁北往事:村里来了要饭的
爷爷七岁去要饭, 爸爸七岁去逃荒, 今年我也七岁了, 高高兴兴把学上. 幸福全靠毛主席, 翻身不忘共产党. 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小学时候一篇课文里的一段顺口溜,说的是在万恶的旧社会许多老百姓摆脱不了要 ...
-
鲁北往事:挑水那些事儿
印象中村里有两口水井. 最早的那口水井在老村的北边,顺着村子中央那条通往姥姥家的南北路一直往北走,过了小桥,经过一片场院,大约一里多地就到了.水井就在路的东侧,中间只隔着一条小水沟.井台周围长着几棵老 ...
-
鲁北往事:上河工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对"上河工"这件事不会有什么印象,对"河工"一词也会感到陌生.河工,是整治河道等工程的总称,是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
鲁北往事:上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地方政府经常利用"春冬两闲"时节,组织辖区内18-45岁的青壮年劳力,实施一些沟渠开挖.水库修筑.黄河坝增高拓宽以及对现有沟渠.水库底部的淤泥予以清理.外运等大 ...
-
鲁北往事:取水记
"--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课堂上,正在进行一篇题为<扁担的一生>的阅读训练讲解.文章题材距 ...
-
鲁北往事:挑水
"铁大汉踢了鞋,唱着去,哭着来."这个谜语一说出来,许多八零后以前的人们马上都会说出来答案.对了,答案就是挑水,因为生长在那个年代的人们都挑过水.去挑水的时候,两只空铁水桶前后左右 ...
-
鲁北往事:卖猪
小时候,家里的院子西南角有一个猪圈,上面是三个平方左右平台,下面是两米多深的粪池,中间一个斜坡马道.年初买一只猪仔,年末出栏卖了过年,秋后还能挖出一坑猪粪上农田.不仅我家这样,村里家家都如此,并且猪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