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哲学必须杜绝固步自封心理——哲学漫谈之二十

(0)

相关推荐

  • 哲学最核心的本质是什么

    在回答哲学最核心的本质是什么之前,请先看看下面这段引言,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 霍金在<大设计>第一页上就宣称"哲学已死",因为哲学跟不上科学的步伐.与此 ...

  • 党性是人性的集合——哲学漫谈之二十九

        又看了一遍昨天写的东西,最后突然想到,世界性共产主义运动失败是早在共产国际时就埋下的,因为党争在人类史上从来不曾直接推动文明进步,只是不同利益群体间争权夺利的工具而已.这是政党的伦理性,是由人 ...

  • 与哲学学习效率有关的反思——哲学漫谈之二十八

        不知不觉间,在人之初的问题上又胡说八道了好几天,整体还是不知所云的感觉,因为每天写出来的东西多是临时起意,彼此之间虽然看似有联系,但又有缺少明确的方向感,至少我自己的心里是这样的感觉,难道写文 ...

  • 人类整体的臭不自觉——哲学漫谈之二十六

        人类社会早期没有哲学的文化时段应该很长,上帝概念得以明确形成可以认定为哲学的第一次相对成熟.这背后是人类宗教文化由多神教向一神教的过渡,更是哲学史上零乱的智者文化向哲学的系统化过渡期.这个过渡 ...

  • 此上帝非彼上帝——哲学漫谈之二十五

         在人类早期社会环境里,人的社会属性主导着社会的运行,人类整体上普遍具备自觉服从集体利益的大我意识,(唯物主义认为)这种意识延续于类人猿的群体生活,同时亦直接构成当时人类的潜意识,这意味着,当 ...

  • 哲初尴尬今尤在——哲学漫谈之二十四

        前面说过,人之初的人文环境相当恶劣,人命尚如草芥一般,人性问题便根本算不上问题,初期人类(原始社会)的所有生活都在祭司们的带领下献媚于神灵,一切活动都主要服务于温饱问题的解决,当死亡都顺其自然 ...

  • 道与哲学的关系——哲学漫谈之二十二

    哲学先贤凭借自己无边的智慧悟得人类终极自由之境,无奈一般世人只盲从于现实的苟且,不舍得将自己的智慧运用于寻求终极自由的冲动,他们鄙视修行的清苦.是故,是人类社会属性的本质与人类从零起步的认知局限共同决 ...

  • 哲学的最后一次转向(连载二十六)

    关于旧哲学人对本体论命题的集体性无知,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形容,很贴切,但也很过分,因为圣人不仁的才是哲学常识化转向所真正期待的淡定心境,那是人之为人意义上用终极理性绝对控制先 ...

  • 哲学假死困局的破解(连载二十五)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现代人虽然言必称逻辑,但实际却一不知逻辑的本质即人的主观存在本体,二不知逻辑的运作的机理上具有明确的主客观一致性,这就是人类文明至今仍处于不能自圆其说的局限状态的逻辑内因. 哲学常识 ...

  • 封闭哲学开放性的历史必然性(连载之二十二)

    哲学一旦因常识化转向而普及,自然是语言转向和实践转向等一切转向的终点,因为可终极自圆其说于终极成熟,意味着哲学的开放性的闭合. 我用自己的理论创新过程证明,建构主客观双重本体论,是发现主客观一致性的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