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条《伤寒论》全文背诵版,送给热爱中医的你 | 学医必备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讲义》按章节重点条文背诵1-13

    -------------------- <伤寒论讲义>按章节重点条文背诵1-13 辨治总纲 1.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

  • jt叔叔经方本草 笔记1

    不得不说,还是文字版的看的快而高效. 伤寒论每条就那几个字,但是那几个字都有一堆话一堆讲究可说的. [6.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是中风邪,"头项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1,22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21条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恶寒者加附子. 太阳病下之后,这是外内夹杂病,因内证明显,外感不显,用了下法.不可能太阳表证用下法. 第十五条也 ...

  • ​桂枝汤

    ​桂枝汤 桂枝 (去皮) 三两  芍药 三两  甘草 (炙) 二两  生姜 (切) 三两  大枣 (擘) 十二枚 [拆算现代剂量] 桂枝 (去皮) 45g  芍药 45g  甘草 (炙) 30g  生 ...

  • 《伤寒论》学习笔记八之表郁轻证。

    最近没顾上更新,今天写一下. 我看了一下上一篇是写到了伤寒兼证.今天继续表郁轻证. 1.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 ...

  • 《伤寒论》笔记:大阳中风桂枝汤主之(其二)

    桂枝汤相关证 桂枝汤的相关证,我们还要再做一次系统的梳理 条目对比 总括 脉 头项 是否恶寒 是否发热 是否汗出 是否恶风 其它 方剂 第1条 太阳之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 而恶寒 第2条 太阳病 脉缓 ...

  • 20201207伤寒论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法16,方14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法16,方14 1 太阳中风,阳浮阴弱,热发汗出,恶寒,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2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3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5,36条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方五.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 ...

  • 《伤寒论》398条全文背诵版,中医必学!

    -1-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 ...

  • 李时珍《濒湖脉学》全文背诵版 – 经方派

    李时珍<濒湖脉学>全文背诵版 第一部分:27种脉象 1浮脉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轻泛貌),如循榆荚(<素问>),如水漂 ...

  • 【学医必备】伤寒论全本背诵版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

  • 李时珍《濒湖脉学》全文背诵版

    第一部分:27种脉象 1浮脉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轻泛貌),如循榆荚(<素问>),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葱叶(黎氏). 浮脉法天, ...

  • 陈修园先生《长沙方歌括》全文背诵版,建议收藏!

    清代的陈修园先生将< 伤寒论>方的主治.药物.用量及煮服法等,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朗朗上口,非常易于习诵,全文篇幅较长,耐心阅读哦 1.桂枝汤 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 枣十二枚 ...

  • 10000多字脉诊经验总结!药圣李时珍《濒湖脉学》全文背诵版

    第一部分:27种脉象 -1- 浮脉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轻泛貌),如循榆荚(<素问>),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葱叶(黎氏). 浮脉 ...

  • 【中医】《看病歌诀》全文背诵版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王锡鑫(1808-1889)清代医家.名文选,字锡鑫,号席珍子,亚拙山人.原籍湖北石首 ...

  • 李时珍《濒湖脉学》全文背诵版 | 山海精舍

    导读:<濒湖脉学>,脉学著作,李时珍撰于嘉靖四十三年.李时珍晚号濒湖老人,此书撰于晚年,故名.全书用歌赋体形式,分<七言诀>和<四言诀>两部分,<七言诀> ...

  • 《濒湖脉学》全文背诵版

    [导言]药圣李时珍先生的<濒湖脉学>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是学习脉学的必读著作.在书中,他用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七言诗句写成'体状诗',对27种脉象做了形象的描述,把其脉位.脉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