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子路篇(二十二)
相关推荐
-
周易入门篇04
周易入门篇04 国学曲径通幽处 <论语·子路>篇,表明了孔子对<易>的态度:不是让人一味地占卜去预测吉凶.占卜,只是周易"术"的层面,学习<周易> ...
-
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8-9)
孔子有"爱民"的思想,但"爱民"前提是"顺民",而不能以"爱"的名义去"乱民""扰民&qu ...
-
莫问收获且耕耘——《论语》悟读【136】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论语>第六篇第二十章: [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yuàn:作及物动词,疏远或避开)之,可谓知矣."问仁,曰:" ...
-
知与仁
知与仁 [原文] 樊迟问知①,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②,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解] ①樊迟:孔子的学生,姓樊,名须, ...
-
论语:樊迟问知问仁(6-22)
孔子思想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直接面对现实,以人生为中心,以治理为目的,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本章就对"智"."仁"等重大问题,用浅显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道理. ...
-
素说《论语》:子路篇(十二)
素说《论语》:子路篇(十二)
-
【诵读经典】《论语-颜渊篇第十二》拼音诵读版,快快收藏了~
<颜(Yán)渊(yuān)篇(piān)第(dì)十(shí)二(èr)> [12.1] 颜(Yán)渊(yuān)问(wèn)仁(rén),子(zǐ)曰(yuē):"克(kè ...
-
素说《论语》:里仁篇(十二)
一原文里仁第四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试解]孔老师说:"仁德君子将心安在仁德大道上,忧思自己的言行能否让仁德彰显,从而守着仁义中道的原则,以道义来裁量自心 ...
-
素说《论语》:里仁篇(二十二)
一原文里仁第四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试解]孔老师说:"古时修德的君子,养德在身而施德于家,施德于社会,通过以亲身的实践行动来教化人,感化人,而 ...
-
素说《论语》:公冶长篇(十二)
一原文公冶长第五5.12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试解]孔老师的教导使得子贡顿悟,从而感叹说:"修行是有次第的,境界也是有高 ...
-
素说《论语》:公冶长篇(二十二)
一原文公冶长第五5.22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试解]孔老师说:"伯夷.叔齐能不念挂一切旧恶,其心清明豁达而无滞碍,所以他们心上少有怨恨." ...
-
素说《论语》:雍也篇(十二)
素说《论语》:雍也篇(十二)
-
素说《论语》:雍也篇(二十二)
素说《论语》:雍也篇(二十二)
-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二)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