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8-9)
相关推荐
-
素说《论语》:子路篇(十)
素说《论语》:子路篇(十)
-
素说《论语》:子路篇(九)
素说《论语》:子路篇(九)
-
素说《论语》:宪问篇(十二)
素说《论语》:宪问篇(十二)
-
素说《论语》:子罕篇(十三)
素说《论语》:子罕篇(十三)
-
素说《论语》:卫灵公篇(十)
原 文 卫灵公第十五 15.10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释 解 颜渊对老师的克己复礼为仁的 ...
-
素说《论语》:子路篇(二十八)
素说《论语》:子路篇(二十八)
-
素说论语:八佾篇(21)
一原文八佾第三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试解]鲁哀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治世之根本——仁德
孔子论治世之根本--仁德 怎样实现以"和"为基本特征的大同社会政治理想呢?孔子继承周公的"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尚书>)思 ...
-
素说《论语》:子路篇(十二)
素说《论语》:子路篇(十二)
-
素说《论语》:子路篇(四)
素说《论语》:子路篇(四)
-
素说《论语》:子路篇(二十)
素说《论语》:子路篇(二十)
-
素说《论语》:子罕篇(十五)
素说《论语》:子罕篇(十五)
-
素说《论语》:子路篇(十八)
素说《论语》:子路篇(十八)
-
素说《论语》:宪问篇(三十七)
一.原 文 宪问第十四 14.37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二.释 解 老师说:"贤德的 ...
-
素说《论语》:子路篇(十九)
素说《论语》:子路篇(十九)
-
素说《论语》:子路篇(十六)
素说《论语》:子路篇(十六)
-
【第270期】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9章》成语“草偃风从”出典于何处?
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9章>成语"草偃风从"出典于何处?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 ...
-
素说《论语》:泰伯篇(十二)
素说《论语》:泰伯篇(十二)
-
素说《论语》:宪问篇(四十三)
一.原 文 宪问第十四 14.43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二.释 解 原壤张开双腿,膝盖高耸放肆地蹲踞着.他的这种 ...
-
素说《论语》:子路篇(三十)
素说《论语》:子路篇(三十)
-
素说《论语》:卫灵公篇(三十八)
原 文 卫灵公第十五 15.38 子曰:"有教无类." 释 解 老师说:"行仁弘道的在位君子应当正定于仁德,事君以行仁弘道的职责为本分,教民以崇仁向善的引 ...
-
素说《论语》:季氏篇(五)
一.原 文 季氏第十六 16.0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二.释 解 老师说:&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