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悟读【406】

敬其事在先,后其食在后。

《论语》第十五篇第三十七章:

【原文】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译文】

孔子说:““事君之道,先当敬守职事,把食禄之心放在后。”

【悟读】

敬天敬地须敬业,得时得位方得成。

本章夫子谈到的是事君之道,主张“尽职为先,食禄为后”。表面上看是谈论做事和受益的先后问题,其实强调的还是一个心的问题。

“心在哪里,责任就在哪里”。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无论团队,抑或独立个体,皆须常常问一问“责任心”一词。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生而为人,责任心可谓无处不在。没有了责任心,往大了说,就没有社会之稳定和国家之繁荣;往小了说,就会胸无大志一事无成,徒留一身皮囊游走于世间。

这里主要涉及到一个“大我和小我”的问题。大我之人,心怀天下,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小我之人,唯我为上,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敬守职事”,应该是一个生活的原则性问题。其一,对上须恭敬忠诚;其二,对于自己的职位要恭敬忠诚;其三,一定为事情服务,把事情做好。

本章夫子所言敬业精神,至今依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它要求我们:第一,打铁还要自身硬,一个人须有过硬的实力和能力;第二,要有优良的职业操守和服务精神,即正确的三观;其三,才是考虑俸禄即生活方面的问题。讨价还价,斤斤计较,既非君子之风,更非仁者之风。

山不问结果,仍然傲然挺立,高耸入天;

河不问结果,仍然奔流到海,不舍昼夜。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是曾国藩一生奉行之箴言,也是杰出人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生命情怀。

一味的期待丰收,一个人只会“亚历山大”,徒增苦恼。

(0)

相关推荐

  • 《三言两语记》周集(2017.7.17——7.21)

    <三言两语记>(305) 1.有时你的一个不大或可以承受的化费.行为,能给人以接济和相助,或是责任心所为或是善心所使,皆是良好的使为.见死不救,见难不助,有能不为,有力不使,不好甚为恶的使 ...

  • 《三言两语记》集(2018.7.16——7.31)

    <三言两语记>(455)     1.转向以往,回向以正,同向以行,相向以补.     2. 添火可以取暖,帮忙不是添乱.会添是门本事,好添才是好事.     3.自己主动改进和他人有效促 ...

  • 《三言两语记》集(541——545)

    <三言两语记>(541) 1.白居不易,时懒不以. 2.在意他人不同的见解,在乎自己准确的选择,在途少些曲折,在生多些和顺. 3.与智者相伍而无以相会,愚及之误.之悔. 4.出言重不得,轻 ...

  • 心是什么(上)

    我说这个主题呢,不是说我的心能管理的多好,是因为我们经常的想一想,经常的认识自己的心,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生活工作都有益处.在这里讲呢主要也是自己的心也是需要重新的认识,讲一次能够对心灵也是一次洗涤 ...

  • 就有道而正焉|论语浅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对于食物需求简单,不追求美味,不贪多,不吃得过饱:生活不求安逸,不沉溺于 ...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

  • 惟其义尽故而仁——《论语》悟读【339】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仁故能爱.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路问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子曰:"若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之 ...

  • 诚意胜智千百倍——《论语》悟读【341】

    以诚立笔走龙蛇,凭信争气冲霄汉.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地名,武仲封邑)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yāo,要挟)君,吾不信也." [译文 ...

  • 德才兼备建伟业——《论语》悟读【338】

    德才兼备建伟业,文武双全展宏图.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二章: [原文] 子曰:"孟公绰(chuò,鲁国的大夫,为人清心寡欲)为赵魏(晋国最有权势的大夫赵氏.魏氏)老(室老,卿大夫 ...

  • 世道从来非诡道——《论语》悟读【342】

    世道从来非诡道,人心自古是良心.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晋文公谲(jué,欺诈)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译文] 孔子说:"晋文公 ...

  • 人生最难是从容——《论语》悟读【337】

    无言花自香,淡定人从容.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一章: [原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 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 ...

  • 仁德家邦万代崇——《论语》悟读【343】

    长征气概千秋敬,仁德家邦万代崇.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七章: [原文]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召忽(公子纠的家臣)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 ...

  • 漫漫红尘人为先——《论语》悟读【336】

    红尘漫漫,为人是先.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章: [原文]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楚国的令尹,名申,字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 ...

  • 举贤荐能千秋事——《论语》悟读【344】

    举贤荐能千秋事,知人善任百代业.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八章: [原文]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zhuàn)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译文] 公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