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事君章第十七全文,翻译赏析

(0)

相关推荐

  • 素说《论语》:里仁篇(十八)

    一原文里仁第四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试解]孔老师说:"志于仁德之道的君子,应当践行在至善至美的仁德之道之上.通过向贤者学习,以不 ...

  • 论语:五十以学易(7-17)

    孔子曾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经>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经>,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更加符合于"天命 ...

  • 尹锋:易道索骥——以善补过、恐惧的修身的君子之道

    易道索骥--以善补过.恐惧的修身的君子之道 尹锋 <易·系辞>云:"吉凶者,言乎其得失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无咎者,无凶无吉之象也,也就是我们平常 ...

  • 菜根谭的智慧(睿智篇1-38)

    转:金华的博客 菜根谭的智慧(睿智篇-1)恩功当念 怨过宜忘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功:对他人有恩或帮助的事. 过:对他人的歉疚或冒犯言行. 我虽然帮助 ...

  • 《孝经》广至德章第十三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室至而日见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

  • 《孝经》五刑章第十一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译文] 孔子说∶"五刑所属的犯罪条例有三千之多,其中没有比不孝的罪过更大的了.用武力胁迫 ...

  • 《孝经》纪孝行章第十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 ...

  • 《孝经》孝治章第八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 ...

  • 《孝经》三才章第七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 ...

  • 《孝经》庶人章第六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译文] 利用自然的季节,认清土地的高下优劣,行为谨慎,节省俭约,以此来孝养父母,这 ...

  • 《孝经》士章第五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 ...

  • 《孝经》卿大夫章第四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此卿大夫子孝也.诗云: ...

  • 《孝经》诸侯章第三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在上不骄,高而不包.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包,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