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疗法:给“注定”的疾病画上休止符 | HCare

HCare, We Care. 欢迎来到「HCare」专栏,在这里,我们分享基因疗法、基因编辑、iPSC-NK、分子诊断、AI制药、手术机器人 、心脏影像等听起来遥远又实际上离我们很近的技术,你将看到我们对创新的狂热,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科学的敬畏。

「HCare」 Vol.4,我们探索基因疗法的更多可能。通过组合疗法以及对基因疗法载体与编辑系统的优化,基因疗法的临床应用将在安全、可靠、可负担、可持续的基础上,向更广泛的疾病出击。

之前我们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原理:CRISPR-Cas9系统作为剪切基因的剪刀,配合细胞自有的基因损伤修复系统,能够将基因序列修改为我们所需要的编码,执行我们所需要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像是拯救一个小学生的暑假作业,我们将正确的作业答案和修改作业的工具都准备好了,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让他把作业交出来,给我们修改呢?

“被迫营业”的快递小哥——递送载体

腺病毒:基因疗法的快递小哥

插图:雾岛月阳
通常,我们有两种方式去递送作业:将孩子约出来在咖啡馆改好了作业再签收;或者直接将工具送到家里去,让快递员兼家教的小哥上门修改作业。
把孩子约到咖啡馆,是体外基因编辑的思路。有一些细胞不依赖于身体内固有的环境,比如免疫细胞和血细胞,他们有着非常多的体量而且能够自由运动,这也意味着,一两群细胞突然离开身体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体外进行扩增繁殖和基因编辑,在确认基因被正确地编辑并产生效用之后,再把细胞递送回宿主体内并发挥作用。
例如已经获得批准的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就是将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从身体中分离,在实验室中进行基因编辑,使其有特殊的靶向性,编辑后的免疫细胞能够获得更强的攻击能力。强化后的T细胞经过注射等方式,再送回宿主体内后对患者体内的病原体,例如癌细胞或病毒进行特异性攻击。
这种方式不需要在家里改作业,不仅可以在体外更轻松地验证基因编辑效率,也能避免脱靶等误操作导致错误编辑,比如把数学作业答案写在语文作业本上。这样一来,降低了潜在副作用对患者的影响,同时也不用担心复杂的体内结果验证。
但是,并不是所有小学生都可以出门,如果他们非常宅,不能出门,我们就不得不悄悄地将工具递送到家里,在不改变细胞位置的条件下进行基因编辑。因此,我们也需要合适的快递小哥。
而病毒是一群合适的快递小哥。
自然界的病毒通常是一个入侵者,他们将自己的基因递送到宿主细胞内,通过自身携带的工具或者劫持宿主细胞中的工具和物质为自己合成核酸和蛋白,经过一系列扩增后离开宿主细胞,导致宿主某些类型的细胞缺失,例如感染了HIV病毒的患者丧失免疫应答能力,并最终导致宿主患病或是死亡。
病毒能够通过膜蛋白特异性结合细胞受体,从而识别细胞,并将基因递送到宿主体内,这让它有可能成为递送工具的快递小哥。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比较温和的病毒(不致病或仅产生轻度症状),并加以简单的改造,在保留其特异性细胞识别的条件下,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就是非常理想的基因递送载体
AdV(腺病毒)、腺相关病毒 (AAV)、逆转录病毒和慢病毒是几种目前常用的病毒载体。他们具有较为广泛的宿主靶点,引发更小的免疫应答以及稳定的特性,在研究和临床中被广泛应用。这些病毒在基因设计上也控制了病毒在体内复制,因此也不用担心这样的病毒会在体内过度繁殖。
除了改造后的病毒,一些其他的生物包装方式也可以将基因编辑系统递送到目的细胞中,微粒和外泌体是两个典型案例。壳聚糖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阳离子多糖微粒,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较低的免疫原性和细胞毒性,并且能够包埋DNA或RNA,像无人车一样能够将基因装载到壳聚糖结构中,并广泛的递送到细胞中。外泌体是细胞内自然产生的膜包围囊泡,细胞进行物质的分泌和接受很多都是通过囊泡来完成的,这其中也包括遗传物质的运输。
这些不同的递送方式应用在不同的病例中,展示出十八般武艺,和基因工具一起应对疾病。

未来曙光——基因疗法时代已经来临

当我们提到“基因”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在用基因的概念来描述一些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事情。但是现在,基因疗法能够让天生的缺陷缓解乃至消除。不仅先天性疾病的患者能够通过基因疗法获得平常人一样的生活,对于常见的慢性疾病,例如令人闻之色变的癌症和阿尔兹海默症,基因疗法都能够起到作用。
2004年,一项用于治疗头颈部癌症的腺病毒载体基因疗法得到了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的批准。而在2010年的一项试验中,研究员通过AAV2载体将雷伯氏先天性黑内障(LCA)患者缺失的RPE65导入到患者体内,让原本看不见的患者重见了光明。除了这些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的成熟疗法,还有成百上千的新兴疗法正在实验室或初创公司等待临床验证或审批,尝试给一个个命运一般的基因疾病划上休止符。
曾经让我们害怕的疾病,无论是先天性的镰刀性贫血,还是后天获得的病毒性肝炎,甚至是全世界杀手排行榜前列的心脏病,让人忘记一切的阿尔兹海默症,它们的治疗都能够在基因疗法中找到线索。
目前基因疗法并没有大规模得到监管部门批准,一些基因疗法的临床应用也遇到了瓶颈,例如成本高昂或受众患者较少等等。但是,基因疗法带来的可能性依旧吸引了大量科研机构与医药公司的投入。通过组合疗法以及对基因疗法载体与编辑系统的优化,基因疗法的临床应用将在安全、可靠、可负担、可持续的基础上,向更广泛的疾病出击。随着华大基因、嘉因生物、Beam等基因疗法企业的研究不断推进,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个十年里,基因疗法将从一个陌生的词汇变成给人希望的技术,从价格高昂的疗法成为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的希望。
参考来源:
[1]Huang, L., Hung, M., & Wagner, E. (2005). Non-viral vectors for gene therapy (2nd ed.).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2]Robbins, P. D., & Ghivizzani, S. C. (1998). Viral vectors for gene therap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80(1), 35–47.
[3]Zhang, Z., Wang, J., Li, C., Xue, W., Xing, Y., & Liu, F. (2020). Gene therapy development in hearing research in China. Gene Therapy, 27(7-8), 349–359. https://doi.org/10.1038/s41434-020-0177-1
(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腺病毒载体?

    腺病毒(adenovirus ) 腺病毒颗粒没有包膜的直径为70-90nm的颗粒,由252个壳粒呈二十面体排列构成.每个壳粒的直径为7-9nm.衣壳里是线状双链DNA分子,约含35 000 bp,两端 ...

  • 慢病毒构建技术原理

    慢病毒载体可以将外源基因或shRNA有效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从而达到持久表达目的序列的效果.慢病毒除了对肿瘤细胞.肝细胞.内皮细胞等具有很高的感染效率外,对于一些较难转染的细胞如神经元.干细胞等,也具 ...

  • 什么是逆转录病毒载体?

    逆转录病毒 一类含有逆转录酶的单链正链RNA病毒.逆转录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以自身RNA为模板,靠逆转录酶形成DNA环化后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以原病毒形式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逆转录病毒的共同特性: ...

  • 慢病毒包装技术构建原理

    慢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名称源自该种病毒长达数年的潜伏期,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人类免 疫缺陷病毒(HIV-1).HIV-1 直径约 120nm,含两条正链 RNA,可有效的进入细胞核中,对分裂 期细胞及 ...

  • 陈根:打破AAV病毒基因神话,具有潜在致癌性

    文/陈根 充满未来感的基因疗法已经在不断突破的技术和报道里,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简单来说,基因疗法就是将功能基因递送到患者体内,以矫正或置换治病基因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这种治疗方法中,目的基因被导入 ...

  • 病毒载体构建是什么?病毒载体构建特点

    病毒载体由于其宿主范围广,作用时间长在基础科研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借助病毒载体可以进行编码基因或非编码基因的过表达.干扰.敲除和内源性激活等操作.腺相关病毒.腺病毒.慢病毒.逆转录病毒因不同的感染特性, ...

  • 慢病毒包装技术原理

    慢病毒载体系统包含了包装.转染.稳定整合所需要的遗传信息,且能提供慢病毒所有的转录并包装RNA到重组的假病毒载体所需要的所有辅助蛋白.第三代四质粒慢病毒载体系统,相较于前代慢病毒载体,安全性大大提升. ...

  • 重组腺病毒包装特点

    腺病毒是一种大分子双链无包膜 DNA 病毒,其基因组长度约为 36kb.可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而后腺病毒基因组转移至细胞核内,游离于染色体外,但不整合进入宿主细胞基因组.目前腺病毒广泛应用 ...

  • 非定点基因整合技术原理

    非定点基因整合概述 慢病毒 属于逆转录病毒科,名称源自该种病毒长达数年的潜伏期,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人类免疫缺陷I型病毒(HIV-1).HIV-1直径约120nm,含两条正链RNA,可有效的进入细胞核中 ...

  • 【特写】手动档车型,画上休止符

    记者 | 刘泽然 编辑 | 1 转动钥匙,发动引擎,深踩离合器踏板而后逐渐松开.转速指针若有若无的跳动,暗示着发动机扭矩开始借由离合器的传送输出到车轮-全部放开离合器踏板,啪嗒一声,车子熄火了. 这是 ...

  • 当医学遇上AI:从基因源头为神经退行疾病寻找特效药

    ▲  Alice Zhang, Verge Genomics公司创始人 传统的试验方法只能涵盖5%的患者,而我们找到的基因也许能够帮助高达90%的患者. 来源丨Forbes 作者丨 Aayushi P ...

  • 重磅!全球血液疾病基因疗法全景图

    来源丨美柏医健 作者丨西北,王不留行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和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达到治疗目的.基因治疗的爆发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人类对基因治疗的认识不断加深 ...

  • 因存有潜在白血病转化风险,史上最贵罕见病基因疗法之一暂时下架

    近日,英国基因疗法新锐 Orchard Therapeutics 公司(下称"Orchard")宣布将旗下Strimvelis 基因疗法下架,同时调查该药物与一例淋巴 T 细胞白血 ...

  • 遗传物质可精确靶向实体器官细胞,这家初创获6000万美元开发肾脏疾病基因疗法

    全球有超过 8.5 亿人患有某种形式的肾脏疾病,数量是癌症患者的 20 倍以上.但目前为止,对于肾脏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远远落后于癌症.大多数的肾脏药物开发方法是减缓由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的慢性肾脏炎症 ...

  • Biogen 眼科疾病基因疗法 II/III 期临床研究失败

    5月14日,Biogen宣布代号为XIRIUS的II/III期临床研究未达到主要临床终点.该研究旨在评估基因疗法cotoretigene toliparvovec(BIIB112)一次性治疗x-连锁视 ...

  • 基因疗法先驱打造“轮辐”式公司,获淡马锡2亿下注,意欲挑战多基因疾病领域

    从 "杰西事件" 涅槃后,基因治疗先驱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的产业落地脚步逐渐加速.在淡马锡(Temasek)下注 2 亿美元后,威尔逊又创立了一家基因疗法公司 ...

  • 罕见脑部疾病治疗新方式:定制基因疗法

    几年来,科罗拉多州的一对夫妇都在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走路.说话.看东西这些简单的事情,对他们聪明活泼的女儿来说却越来越困难.直到2016年12月,Julia Vitarello和Alek Mak ...

  • 基因疗法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ND)是机体神经元结构或功能逐渐丧失而引发的一类疾病,包括帕金森病(PD).阿尔茨海默病(AD).亨廷顿氏病等:目前这类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并无有效治愈手段,且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