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苏26 苏轼也会羡慕别人家的子孙啃老?

(0)

相关推荐

  • 脱掉华丽的长袍

    前一段时间,一个曾经的学生跟我抱怨说,生活压力实在太大,社会的复杂.职场的竞争.人际关系的纷扰,简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顿了顿,他忽然眼睛一亮,说:"老师,做一个隐士多好啊,像古代的隐士一样, ...

  • 张氏祭祖歌,张氏子孙必看!

    张氏祭祖歌,张氏子孙必看! 巍巍中华,山高水长,浩浩张姓,族史辉煌. 始祖挥公,英武非常,轩辕嫡后,帝胄世昌. 其父玄嚣,封邑青阳,清河之滨,滋润成长. 手足情深,颛顼臂膀,生而颖悟,巧技尤强. 体恤 ...

  • 灵璧复建“张氏园亭”之我见

    灵璧名家 张氏园亭复建之我见 文/晏金福                   闻张氏园亭复建,欣喜万分,因为本人一直以为要把灵璧建成旅游强县,复建张氏园亭乃第一要务. 我作为一个张氏园亭复建支持者,有 ...

  • 【灵璧随笔】美女作家的秋日感怀

    秋日感怀 文/玫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北 ...

  • 望江张氏清明祭祖子孙会/望江张氏祠堂/张氏汉留侯裔

    2016年,清明节前5天,望江张氏在翠岭山张屋举行大型祭祖活动,清明子孙会!"燕子来时新春,梨花开后清明",翠岭山桃红柳绿,栏杆湖光荡漾,遥望老祖地河西,默念杨湾诗林,心忽然温暖起 ...

  • 有市无价的灵璧石到底什么样?

    郭熙在<林泉高致>山川训中曰: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泉石啸傲,所常乐也.虽不能至,皆可卧游也.园 ...

  • 古文观止188:放鹤亭记

    此文作于元丰元年(1078年)十一月八日,时苏轼知徐州.隐者张天骥隐居于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后迁于东山之麓并作亭其上,自驯二鹤,鹤朝放而暮归,白日里令其自由地飞翔于天地间,所以名亭为" ...

  • 【原创】三探灵璧西关外的天香阁

    三 探 天 香 阁 文/陈益芳 一日与友小聚,酒酣耳热之际,于是乎个个争相谈天说地,唯恐被称孤陋寡闻--好在我等非市井长舌,从不论人是非,且对花卉钟情.某君说起灵璧一仙葩奇事,顿时我等哑口无言.因为她 ...

  • 徐苏02 苏轼问:明月几时有?苏辙答:孤帆水驿照离忧

    徐苏02 二苏别离意难平 水调歌头再中秋 苏辙因南京(商丘)任期未至,更愿在徐州多陪哥哥几日,这一停,就是百日有余,从四月下旬,停到了当年的中秋. 尽管公务繁忙,苏轼仍尽量找出时间与弟弟相处,珍惜这难 ...

  • 徐苏21 ​苏轼的仕途,到底是坎坷还是平步青云?

    徐苏21 苏轼的仕途,到底是坎坷还是平步青云? 从熙宁十年(1077)四月二十一日赴徐州任,到元丰二年(1079)三月收到朝廷调至湖州的诏书,苏轼在徐州一把手的位置上还没有做足两年. 回顾苏轼近二十年 ...

  • 徐苏23 苏轼:我好舍不得徐州……可是我好想离开徐州​

    徐苏23 苏轼:我好舍不得徐州--可是我好想离开徐州 对于历史人物,中国人有一个特别不好的认知惯性. 其实,每个历史人物,其实就像我们这些平凡而自信的普通人一样,都是由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的细微动向 ...

  • 徐苏24 苏轼突然被从徐州调走的真相,只有一个​

    徐苏24 苏轼突然被从徐州调走的真相,只有一个 苏轼离开徐州启程赴湖州时,在<江城子·别徐州>一词中离别不舍之情甚浓,却隐藏了他对于下一站的目的地湖州,早已经心驰神往之的心路历程. 这其中 ...

  • 徐苏28 苏轼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仙儿的?

    就在‬扬州‬平山堂‬内‬,随着思绪的往复,苏轼心中波澜渐淡,望着堂前平山而立的风景,他哪还有什么豪情壮志? 苏轼突然想到,白乐天有诗-- 须白面微红,醺醺半醉中. 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可就在这一 ...

  • 徐苏07 兴建黄楼,苏轼触怒楚霸王?

    据说,苏轼在动了兴建黄楼的念头之后,却发现建筑材料有限.恰好,徐州府衙内有一座几乎废弃的厅堂,古传是项羽所造,名曰霸王厅,多少年来无人敢进入,坊间谣传"动者必祸降之于身",久而久之 ...

  • 徐苏13 月老苏轼 嫁了侄女娶孙媳​

    徐苏13 月老苏轼 嫁了侄女娶孙媳 苏轼在徐州期间频繁结交青年才俊,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与王蘧.王适两兄弟的情谊. 苏轼比王氏兄弟年长近二十岁,是父辈人物.他尤其欣赏王适的人品,认为他贤达文雅,朴实厚重, ...

  • 徐苏25 关于退休退休,苏轼喋喋不休

    徐苏25 关于退休退休,苏轼喋喋不休 离开徐州,赴湖州任前,苏轼先往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与苏辙小聚,一路上,他骑在马上给弟弟写了五首诗. 原诗附于文末,自赏. 前三首记录了徐州两年的心路. 苏轼回 ...

  • 徐苏29 越湖州越近 苏轼诗中的不祥预感越强烈

    徐苏29 越湖州越近 苏轼诗中的不祥预感越强烈 离开扬州,苏轼继续南下湖州之路. 行不几日,终于过江,至润州(今镇江市)金山寺,再见到老友宝觉禅师,免不了又是一番唏嘘. 熙宁四年,苏轼首往杭州通判,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