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为23:统治者没有自己的利益,顺从民意,就是无为而治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解读:“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

    在什么样的状况下,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道德经>第72章: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 ...

  • 高恒解《老子》之十七

    高恒解<老子>之十七 1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最好的统 ...

  • ​《道德经》第十七章 悠兮贵言,功成事遂

    ​第十七章 悠兮贵言,功成事遂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最高明的统治者,人民只知道他的存 ...

  • 高恒解《老子》之七十三

    73.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 勇猛无畏的人能杀死敌人也容易 ...

  • 大道无为最智慧,争来争去为什么!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 01 清静经里有一句话:"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怎么解?上士,下士好说,争是什么意思?这里面可以这样理解. 单看一句"上士无争", ...

  • 大道无为,投资要学会适当放弃

    一.贪婪的惩罚,学会放弃一些机会 "从前有个渔夫,生了5个孩子,一家7口靠着渔夫打渔为生,但是随着众多渔民的大量捕捞,渔越来越少.而渔夫生的孩子又多,需要的口粮也多,生活难以为继.于是妻子来 ...

  • 大道无为29:摆脱“身体即我”带来的束缚,你就会宠辱不惊

    <道德经>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 ...

  • 大道无为28:排除外在诱惑,保持内心的清静,你就是自己的主宰

    <道德经>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段文字属于排列句.意思看似复杂,内容其实归一. 五色. ...

  • 大道无为27:“无”的道理告诉我们,防大于治

    <道德经>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一段文字,老子举了三个生 ...

  • 大道无为26:不占、不贪、不主宰,这就是大道之德

    <道德经>云: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生之畜之:大道能催生万物,让万物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生生存并成长.这里体现的是大道有"好生之德". 生而 ...

  • 大道无为25:抛弃个人意志,让一切顺其自然

    <道德经>云: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对于这八个字,很多学者.专家都没有做详细的理解.最多的解释就是"知通智",无知,就是不玩心智.在我看来,这是不妥的. "知 ...

  • 大道无为24:安静守己,涵养定力

    <道德经>云:天门开阖,能为此雌乎? 天门:指的是人的眼.耳.口.身等与自然外界的接触关口.门户. 开阖:指的是人的各种感官的自然生命活动,如眼睛的视,耳朵的听,鼻子的呼吸,皮肤的触觉,等 ...

  • 大道无为22:让内心如镜子一样清澈,物来则映,物去则寂

    <道德经>云: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鉴,就是镜子.玄鉴,则是指一个人的心. 人心如同镜子.可以试想一下镜子的特征:来什么物则映照什么物.在映照物的时候,镜子是不会带有自己的色彩等主观映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