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知行观浅论
相关推荐
-
小人物如何提升认知?王阳明:做不到知行合一,学再多也是白费
中华鬼谷子智囊团 现如今,如果一个人的嘴里不念叨几句"认知",就显得自己的愚笨不堪了,于是乎,提升认知就成了当务之急,仿佛提升认知,就能提升智慧,提升财富了. 事实如何呢 ...
-
《中庸》注释(二十五)
[原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 ...
-
《知行合一 王阳明》——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王阳明:"所谓'至善',是'明德''亲民'的终极法则.'至善'的显现,表现在立刻能肯定对的.否定错的.凡轻重厚薄,都能根据当时的感觉而展现出来,它富于变化却没有固定的形式,然而它是 ...
-
学人笔记---人不学不知道
人不学不知道 朴一 (东林书院再得草庐依庸讲习) 今天在东林书院再得草堂,初九学舍一乔兄分享<大学>.大学,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 一乔兄初九老学员,罗汉脸,忠厚相,看了让人踏实.他 ...
-
刘完素的脾胃观浅谈
刘完素,字守真,后人尊称刘河间,为金元四大家之首,其主要学术成就在于阐发运气学说,提出"亢害承制"理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病",治疗疾病以火热立 ...
-
启功先生书学观浅识
启功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学者.书画鉴定家.教育家和书法家.先生以其高深的学养.丰硕的成果.精湛的书艺和对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人们经常赞誉启先生的书法,其实,先生并不专以书法知名,以书 ...
-
勇敢的心:诗观浅议
诗观浅议 文/勇敢的心 叶映星舞.蓝色火焰二位先生,看了昨天写的关于现代诗的现象的看法,敝人也有同感.现在感觉,写诗的人,多,写好诗的人,不多,读诗的人,也不多.当然,写诗的人多了,不代表写诗的人都能 ...
-
耿知行‖秋风浅吹圆明园
秋风浅吹圆明园 耿知行 8月中下旬,你说是夏天吧,节气已过了"立秋":你说是秋天吧,明明骄阳亦似火,还是中医称它为长夏切当.纳凉仍是这段时间过日子的事. 北京西郊的圆明园这个时候游 ...
-
从《颐》之观 浅论《周易》类象
<颐>卦卦辞: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周易>的象的问题. <释名>中说:颐,或曰辅车,或曰牙车,或曰颊车.也就是头部下巴脸颊这个部位.上一 ...
-
《实践论》、《矛盾论》对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的拓展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解读与继承发展,认识和实践.知和行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人生论的基本问题.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更是一个重要核心的主题,如 ...
-
《实践论》《矛盾论》——知行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
回顾中国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的知行观 是因为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儒家思想重在表现"礼","德"",长幼尊卑的礼节,道德教育,道德规范,用道德礼节教 ...
-
郭维远||命运观浅议
命运观浅议 文/郭维远 (1) 人有三种命运,安命.怨命.造命. 安命.造命是三者命运的两极,就像磁铁的N.S极.而怨命,似乎是介于两个极中物质. 当然,不能教条地用自然法则,解释社会人类命运. 一般 ...
-
【兰溪儒学】 金履祥的格物致知论与知行观
金履祥的格物致知论与知行观 <大学>中"致知在格物"的观点,经过程朱的改造和发挥,形成了程朱理学区别于其他学说的认识方法和修养方法.金履祥在其<大学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