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矛盾论》——知行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
相关推荐
-
学会实践论和矛盾论,就算“见过世面”了
宜宾翠屏山公园 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答案会是五花八门,各持己见. 最常见的答案肯定是由物质构成.可是物质就是最基础的单元吗?不是,物质是由分子甚至原子组成.原子就是最基本的单元吗?也不是,原子还有原子 ...
-
学好“三论”,用好“看家本领”
学马哲.用马哲,从毛泽东同志开始,就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曾说:"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我们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一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史就是一部学习掌握.用 ...
-
《实践论》和《矛盾论》
「伟人思想」:<矛盾论> <实践论>改变你的人生(深度好文) 即是,从普适性角度来讲,矛盾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可以从任一事物的发展中找到矛盾的身影,矛盾根植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
-
《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是毛...
<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是毛选的代表作,精彩绝伦.看到有人说毛选的第五卷最精彩,这应了一句话,打江山易坐江山难.对于当下的中国,精美精日分子盛行,读毛选 ...
-
第四讲:《实践论》《矛盾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哲学底蕴
本集简介: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诞生于1937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两论"以哲学形式表达了中国革命的实践智慧,是活生生的中国革命的认识论和辩 ...
-
思想的光芒
连续走了几天的路,还爬了2次山,有点累了,赶巧后天是毛泽东诞辰纪念日,就从旧作<大散文>中截取<学点辩证法>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讲的是当时股市问题,已时过境迁)和<两战两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62)
原著连载(62)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哲学世界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世界的关系展开的. [知行统一]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知"是 ...
-
《实践论》、《矛盾论》对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的拓展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解读与继承发展,认识和实践.知和行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人生论的基本问题.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更是一个重要核心的主题,如 ...
-
一门入境 万物同春 ——浅谈我的对联教学观与教学实践
▲有一本期刊最中国--<对联> 编者按 "对课"是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必修课,学童在认识基本的常用汉字之后,以背诵"对韵歌诀"和师生"对对子 ...
-
王夫之知行观浅论
王夫之知行观浅论 王贤 王夫之认为知行合一,行为知先,知为行后,提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认为"知必以行为功","行可有知之效",& ...
-
通过《实践论》谈岩土工程的实践重要性
近日再读伟人的<实践论>,进一步感受到了文章朴素文风中包含的深邃道理.无论是置于"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时空,还是置于不同社会.生产关系,乃至细小到岩土工程的分工, ...
-
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关键词:读书、观课、实践
林汇波 新课程实施中遭遇的问题,主要就是教师素质的问题.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作为职业人员,教师已经过专业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但理论上又存在不足,课程认识没 ...
-
【兰溪儒学】 金履祥的格物致知论与知行观
金履祥的格物致知论与知行观 <大学>中"致知在格物"的观点,经过程朱的改造和发挥,形成了程朱理学区别于其他学说的认识方法和修养方法.金履祥在其<大学疏义> ...
-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辩证理论是什么意思
理论人们把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休系就是理论. 科学的理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论. 2.理论和 ...
-
实践不灭,矛盾永存——读《实践论》与《矛盾论》
诗曰: 翻罢雪山趟草地,夺得陕北立新家. 方同蒋府合天下,又逢倭师入北华. 十二光阴谋新日,百万红旗破旧衙. 若问安得全胜法,秦窑灯下笔生花. 少时读<毛诗>,被<毛诗>中气势 ...
-
毛选中的《实践论》:人类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引言: 上一篇文章中讲到,"学历低"的毛泽东在实战上之所以能够强过"学历高"的博古,相比较博古等共产国际代表的"本本主义"."教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