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极高明而道中庸”深意的解读
相关推荐
-
李泽厚“儒学四期说”略评,并提出“儒学六期说”——以此悼念李泽厚先生
李泽厚(1930.6.13--2011.11.2) 2011年11月3日,美国科罗拉多当地时间2日7时,李泽厚先生逝世,享年91岁. 这个消息迅速传回国内,很多人开始悼念这位颇有独立思想的学者.美学家 ...
-
李泽厚:新儒学的隔世回响|天涯·纪念
天有际,思无涯. 美国科罗拉多时间2021年11月2日早上7时,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逝世,享年91周岁. 李泽厚先生生于1930年6月13日,湖南长沙人,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科 ...
-
蔡仁厚教授 | 小小生死海,岂容头出头没!——蔡仁厚教授写给林安梧先生的一封书函
<人生月刊>蔡仁厚教授纪念专号 怀念我们的<人生>师友 小小生死海,岂容头出头没! --蔡仁厚教授写给林安梧先生的一封书函 编者按:该书函是一九八二年三月廿八日蔡仁厚先生回 ...
-
张载哲学对宋明理学的主要贡献
张载哲学对宋明理学的主要贡献 作者简介 丁为祥: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院 孙德仁: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院 文章来源 <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6期 摘要 张载是在关中开始其理学探讨的,这就使 ...
-
钱穆:略论中国哲学(1)
(一) 哲学一名词,自西方传译而来,中国无之.故余尝谓中国无哲学,但不得谓中国人无思想.西方哲学思想重在探讨真理,亦不得谓中国人不重真理.尤其如先秦诸子及宋明理学,近代国人率以哲学称之,亦不当厚非.惟 ...
-
从《西南联大哲学课》里,让我们一同去领略中国哲学思想的巅峰
1937年,平津沦陷,北京.清华和南开大学三所大学临时决定合并,重开一所大学. 为了躲避日本人的炮火,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了云南,暂时驻扎在此,这所临时的大学正式被命名为" ...
-
极高明而道中庸——《论语》悟读【263】
致广大须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论语>第十一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贡问:"师(子张)与商(子夏)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 ...
-
中国的哲学:极高明而道中庸
科技前沿商业世界行业观察认知科学哲学思考▲这个世界残酷,又温暖.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小科物语+中国哲学是安 ...
-
闲话红楼: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薛宝钗
毛主席说:"年轻人要具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强暴,才能担当起重任."牡丹不但是花之富贵者,而且还是花之坚强者.不畏强暴就是要面对各种困难都有一颗坚韧的心.拥有一颗坚韧的心就会百折不挠地 ...
-
忠恕 “中、庸、和” 极高明而道中庸
早上看到朋友们在群里讨论"中庸之道"."极高明而道中庸"等问题,分三部分谈谈我的理解(不是我的"发明"). 第一部分,忠恕,兼讲齐群之道(当 ...
-
极高明而道中庸,领导力的终极探索 |《打造属于你的领导力》系列之六
截至目前为止,我们讲了领导力体系的四大要素.统御领导力,战略领导力,个人领导力和执行领导力.并在<打造属于你的领导力>系列文章的前五篇做了非常系统的阐述.具体请参见雪球"一相财经 ...
-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一)解读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0章 哀公问政(一)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为政准则即文武之道:德的内涵是仁.义.礼.智:理解"五达道" ...
-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8--19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武.周公之功德,周公制定礼仪:礼仪在古代是团结家庭,维护国家的纽带.认识武王.周公之孝: ...
-
中庸研读第11讲:第20章(二)解读
中庸研读第11讲:第20章(二)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0章(二)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治理国家执政抚民的九条原则:理解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道理:懂得中庸之道必"择善固 ...
-
中庸研读第12讲:第21-23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2讲:第21-23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1--23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诚"与"明"之间的关系,诚与明其实是合二为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