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为何要自产电池而不采购?

6月13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计划2019年以50:50的股比成立合资企业,根据其公布的情况来看,该合资的电池生产工厂最早将于2020年开始建设,在2023年底或2024年初开始,为大众汽车生产电池。随着大众汽车集团加入到电池厂家的生产,意味着大众汽车开始走上了电池自产的道路,当然也意味着大众汽车为了能够在新能源汽车或者电动汽车市场上面争取到主动权,合资工厂的意图也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自产的电池在成本上面远远是要低于采购的电池生产的成本,同时在车辆的生产产能上面也是可以避免电池供应不足从而影响到车辆的生产,其次站在电池品牌上面来说可以满足自身产品设计的要点,目前,根据全球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件来说,在生产和供应量上面还是非常有限,加之现在的电动汽车的市场前景非常的大,生产这一类型的汽车厂商也是越来越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厂商开始考虑自己生产汽车电池的原因。

按照成本来说,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成本最大的地方还是动力电池这一块,这一块的电池成本占据了整车成本的20%到30%左右的成本,电池能量密度越大,车辆生产的成本就越高,而对于汽车生产成家来说,自身的利润就会受到影响,简单来说在车辆的定价上面往往会考虑到采购电池成本带来的影响,而自产的电池往往可以缩减电池的采购成本,使得汽车的成本使用达到最佳的状态,可以平衡市场和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综合来看,无论大众自建电池工厂出于何种目的,最为直观的就是意味着大众主动掌握电池“话语权”不想让电池产能掐住自己的“脖子”,毕竟作为全球最大的车企,大众不想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上。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汽车产业电动化大趋势下,只有提前把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的掌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不会在惨烈的竞争中陷入被动,才能够强者更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