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绩效管理,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

未来组织

要敢于在外部竞争、组织贡献、变革创新三个方面发狠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组织官”(ID:COO-STRATEGY),作者:左谦,36氪经授权发布。

科层式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已经存在了百年,随着个体意识的崛起,随着Z时代进入职场,随着黑天鹅事件不断并高频发生,组织需要寻找面向VUCA时代的新型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请跟随36氪最新栏目“未来组织”,共同探索和发现组织进化的方向和方法,打造面向未来的组织能力。

绩效管理的首要目的是帮助公司在外部竞争中去“赢”。

绝大部分公司对中基层的绩效管理,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管理”:把事情做对。

很多公司把对中基层的绩效管理理念、方法直接平移到对高层的绩效管理上,会使得公司在绩效管理的出发点上出现严重偏差。结果,整个公司的绩效管理从源头上就陷入了平庸。

对高层的绩效管理,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发狠力:外部竞争、组织贡献、变革创新。

1. 立足外部竞争统领绩效目标设定

平庸的绩效管理,只是死死的盯着实际结果和自己设定的既定目标进行比较(业绩差距分析),而忽略了和可能实现的结果之间的比较(机会差距分析)。

平庸的绩效管理方式下,会把主要焦点放在内部的数字游戏。

被绩效评价者和目标设定者进行博弈,围绕指标设定进行拉锯谈判。

以至于很多经理人最大的愉悦就是“走出预算和目标设定会的时候藏了15%的资源老板却没有发现”。

殊不知,外部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竞争对手也在不断调整队形奋力前行。

超越平庸的绩效管理,在内部设定的预算业绩指标之外,还要敢于和擅于向外看,立足提高外部竞争性统领目标的设定和评价:

选择发展阶段相似的8~12个竞争对手作为参照系;

选择外部可比指标进行目标设定,如:市场规模占比、每股收益增长率、客户满意度、相对规模增速等;

周期性的(半年或一年)以外部性的指标和竞争对手进行对比,看看相对排名的变化;

……

我们不难发现:

完成了业绩指标,且跑赢了大势,才是真金白银的好绩效;

完成了业绩指标,但是跑输了大势,只是孤芳自赏;

没完成业绩指标,但是跑赢了大势,也是难能可贵;

没完成业绩指标,还跑输了大势,真的是要好好检讨。

2将组织贡献纳入绩效评价

平庸的绩效管理,只是死死的盯着业务目标的达成,却忽略组织能力&文化的塑造。

大部分业务目标相对而言偏中短期,要解决的是短期活命和中期续命问题。

组织能力&文化一般偏中长期,要解决的是持续续命和长期使命问题。

组织能力&文化为后期的战略迭代升级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殊不知,没有组织能力&文化支撑的业务目标都是空中楼阁。

只顾业务结果,不管人员、组织、文化,就容易把绩效管理变成纯军事主义。在这种方式下,也许赢了当下,但可能输了未来。

任何组织能力&文化,都需要相对中长期有意识的培育和塑造,从而也容易给人“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感觉。

因此,组织能力&文化方面的工作,容易变得集体无责任,最终集体无意识。

超越平庸的绩效管理,在设定业务目标之外,还会将组织贡献体现于目标设定和评价,包括:

人才培养和梯队搭建;

固化、优化、简化关键业务流程&机制;

沉淀经验,贡献知识;

引入管理工具、模型、共同语言,提升组织有效性;

……

任正非2018年在华为干部管理研讨会上的发言:所有工作都要对准“多产粮食”和“增加土地肥力”。

华为的绩效管理工具PBC(个人绩效承诺)中也结构性的嵌入了组织贡献相关的维度。

3. 向变革创新倾斜

不然,没有人会做那些“难而正确的事”。

在变化莫测、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业务发展可能会频繁在不同的阶段中切换,包括:

起步突破阶段

快速成长阶段

维护改进阶段

升级迭代阶段

问题扭转阶段

组织要能在不同的阶段中高效切换并不断进化和成长,就得有人去未雨绸缪的做变革创新类的工作。

组织需要有人在A阶段就想着如何解决B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抓住B阶段蕴含的机会。

不同的阶段所面临的工作挑战、需要投入的资源、心力、精力非常不同。

维护改进阶段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阶段,问题扭转阶段甚至九死一生。

平庸的绩效管理方式,在维护改进阶段还可以藏拙,在快速成长阶段还能勉强支撑,但是很难适用于起步突破/升级迭代/问题扭转阶段。

平庸的绩效管理方式,会让“雷锋”吃亏,“聪明人”都选投入产出比高的阶段去建功立业,只有“傻子”才苦哈哈去做“问题扭转阶段”的“接盘侠”。

长此以往,比业绩不达成更可怕的是消耗了人心,打压了自动自发,扼杀了创业精神。

超越平庸的绩效管理,就要考虑变革创新的难度,对绩效等级进行适当的修正:

总结一下:想超越平庸的绩效管理,帮助公司在外部竞争中去“赢”,要对不同人群有差异化的重点:

对基层人员,可以只看初级业务贡献(结果、过程、行为……);

对中层人员,不仅要看高级业务贡献(结果、预控、资源协调、协作),还要看组织贡献;

对高层人员,除了组织贡献,更多要看外部竞争性贡献、变革创新贡献。

如果对高层的绩效管理使用了适合中基层的绩效管理理念,其结果必然是平庸。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相关推荐

  • 管理学(第3版)

    目录: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第一节管理实践 第二节管理者的工作 第三节管理思想 第二章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侧重点 第一节侧重于提高效率的主题 第二节侧重于效果的主题 第三节侧重于人的主题 第三章组织目标 ...

  • 组织转型:成功的10个步骤?

    组织变革是许多企业领导者的想法,精明的经理们一直在寻找机会来提高他们的组织效率并增强他们的公司文化.在我们因大流行而经历的变化时期,这一努力尤其重要,这也是组织转型成为长寿因素的地方. 在组织停滞与可 ...

  • 学校教育变革中的项目管理

    作者简介 李伟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系统中的学校,类似于经济系统中的企业,它们都是各自所在的社会系统中凝聚各方面资源.开展生产性活动并由此为全社会创造新的资源和价值 ...

  • 施工企业扩大劳务管理之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

    10年前,因为给一个同学帮忙,辞职做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商务. 当时同学的公司有危机,因为公司采购主材(老板的亲戚负责)造成现场供货总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频频得到项目业主投诉,材料问题出现质量不好,最终 ...

  • 战略性绩效管理指标分解

    企业实践和探索绩效管理这项工具也在不断地创新,从传统的绩效考核,关注过去和你以前曾做过什么到现代的绩效管理更加关注现在和未来,以及你能够做什么和你获得了什么. 传统的绩效考核是人员绩效等级的管理及以绩 ...

  • 绩效管理周期集合(30个)

    绩效管理正在发生变化,几乎每位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都参与了绩效管理周期设计.我们搜集了近30个绩效管理周期图表,收集结束后我发现一个结论:这是一个相当无聊的集合,绩效管理周期之间的相似性很大,差别和不同以 ...

  • 绩效管理指南

    绩效管理对于管理人员至关重要,如果做得好,可以帮助员工充分发挥潜能,同时帮助管理层和人力资源从员工队伍中获得最大收益. 01 什么是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一套旨在培养员工的过程和系统,以便他们尽其最大 ...

  • 如何让绩效管理保持高水准?

    有效的绩效管理对企业至关重要.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流程,它可以帮助他们调整员工,资源和系统,以实现其战略目标.它也可以用作仪表板,对潜在问题提供预警,并让管理人员知道何时必须进行调整以使业务保持正常. 在 ...

  • 更新绩效管理流程的3个步骤?

    绩效管理计划往往会引起员工和企业的强烈反感.这是因为许多组织继续依靠过时的做法(例如年度绩效评价)来阻碍而不是帮助员工成长,并且无法实现高级管理层期望的业务成果. 好消息是,你的业务不必陷入无效和过时 ...

  • 绩效管理的10个技巧

    了解员工对组织业务产生切实影响至关重要,为此你需要有效的绩效管理程序.因此,我们请人力资源专家分享他们衡量员工影响的重要绩效管理技巧.  1.把事情简单化 衡量员工绩效很容易发疯.分析的"影 ...

  • 绩效管理周期

    绩效管理周期是每年重复发生的现象,其中对员工进行全年评估.所有员工都要经历这个周期,从年初确定目标开始,然后监控他们的进度,帮助他们发展得更好,最后进行正式评估. 这个周期的目标是制定和执行员工绩效计 ...

  • 绩效管理的“公平”因素

    许多公司的绩效管理流程一直在挣扎,但这并不是因为缺乏使事情变得更好的努力.在我们最近调查中,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在进行调查前的18个月中对其绩效管理系统进行了至少一项重大更改.随着频率的增加,人力资源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