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6杜甫五律《秋笛》读记

杜甫五律《秋笛》读记

(小河西)

这首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时杜甫客秦州。清秋之夜,听到如泣如诉的笛声,想起古往今来的征人,有感而作。

秋笛(杜甫)

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他日伤心极,征人白骨归。

相逢恐恨过,故作发声微。不见秋云动,悲风稍稍飞。

商:商声。古代以五音表示音调高低,分别为宮、商、角、徵(zhǐ)、羽。清商:古人认为商声凄清悲凉。《笛赋》(宋玉):“吟《清商》,追《流徵》”。《韩非子-十过》:“平公问师旷曰:'此所谓何声也?’师旷曰:'此所谓清商也。’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师旷曰:'不如清徵。’”(清商也借指秋风。《悼亡》(晋-潘岳):“清商应秋至,溽(rù)暑随节阑。”)

血沾衣:《答秦嘉》(汉-徐淑):“长吟兮永叹,泪下兮沾衣。”《南中送北使》(唐-张说):“谁怜炎海曲,泪尽血沾衣。”

微:微妙。精妙。《胡笳十八拍》(汉-蔡琰):“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善哉行》(魏-曹丕):“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秋云动:典“云动风飞”。《韩非子-十过》:“平公提觞而起为师旷寿,反坐而问曰:'音莫悲于清徵乎?’师旷曰:'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今主君德薄,不足听之,听之将恐有败。’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愿遂听之。’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zǔ)豆,隳(huī)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之间。”

悲风:凄厉的风。《赠妇》(汉-秦嘉):“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古诗十九首》:“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稍稍:渐渐;微微;纷纷。《战国策》:“秦之攻韩魏也,则不然。无有名山大川之限,稍稍蚕食之,傅(靠近)之国都而止矣。”《汉书-韩王信传》:“居七日,胡骑稍稍引去。天雾,汉使人往来,胡不觉。”《送严侍郎到绵州……》(杜甫):“稍稍烟集渚,微微风动襟。”

大意:想尽力奏出凄清悲凉的商音,然而奏到极处却是“泪尽血沾衣”。想起昔日事让人伤心至极,由此西征的征人大都白骨归。相逢时担心您有太多怨恨,故意使笛的声音悠扬低微。您看天上的秋云好像要动,在悲哀的秋风中纷纷飘飞。

诗意串述:这首笛诗写在秋天边城秦州。前二联写尽情吹奏秋笛。清商本就凄清悲凉,还要在边塞之地尽情吹奏,很自然使人联想到征人。秦州是西征必经之地。当年不知有多少西征将士从此西行再没回来。这几年,也不知又有多少西部将士为平定安史之乱从这里东调战死疆场。所谓“古来征战几人回”。想起西征东征的征人白骨,听的人无不“伤心极”,无不“泪尽血沾衣”。后二联写“故作发声微”。为了不要过于伤悲,故意将笛声压低,故意使笛声轻松悠扬一些,然而,既便如此,你看这凄厉的声音仍然像凄厉的秋风,吹着白云纷纷飞动!无论是“尽奏”还是“故作发声微”,笛声总是让人想到征人想到白骨,总是让“云动风飞”血泪沾衣!

(0)

相关推荐

  • 笙歌散了朱文帮佳作《七律•元宵乐》外十九首

    七律·元宵乐 文:笙歌散了朱文帮(2021.2.26) 雨舞春飙接上元,鞭鸣爽旦踏樗村. 南阶归燕探头喜,邻院飞雷伴笑喧. 杖伫留耆怡禹悦,浸嬉学稚忘黉门. 汤圆恭祝尧天乐,华镫欢庆谢党恩. 七律·清 ...

  • F04杜甫五律《梅雨》读记

    杜甫五律<梅雨>读记 (小河西) 梅雨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梅雨是一种气候现象.基本特点是持续阴雨.因在 ...

  • F05杜甫五律《宾至》读记

    杜甫五律<宾至>读记 (小河西) 宾至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 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 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 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夏,时杜甫或刚迁居 ...

  • F06杜甫五律《田舍》读记

    杜甫五律<田舍>读记 (小河西) 田舍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这首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夏.题目&qu ...

  • F07杜甫五律《江涨》读记

    杜甫五律<江涨>读记 (小河西) 江涨 江涨柴门外,儿童报急流. 下床高数尺,倚杖没中洲. 细动迎风燕,轻摇逐浪鸥. 渔人萦小楫,容易拔船头. 这首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夏.时杜甫居成都 ...

  • F08杜甫五律《云山》读记

    杜甫五律<云山>读记 (小河西) 云山 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 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 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 白鸥元水宿,何事有余哀? 这首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夏.时杜甫居成都 ...

  • F02杜甫五律《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读记

    杜甫五律<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读记 (小河西)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茅屋赀 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 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 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遥. ...

  • F09杜甫五律《遣兴(干戈犹未定)》读记

    杜甫五律<遣兴(干戈犹未定)>读记 (小河西) 遣兴 干戈犹未定,弟妹各何之? 拭泪沾襟血,梳头满面丝. 地卑荒野大,天远暮江迟. 衰疾那能久?应无见汝时. 这首诗或作于上元元年(760) ...

  • F10杜甫五律《遣愁》读记

    杜甫五律<遣愁>读记 (小河西) 遣愁 养拙蓬为户,茫茫何所开? 江通神女馆,地隔望乡台. 渐惜容颜老,无由弟妹来. 兵戈与人事,回首一悲哀. 这首诗或作于上元元年(760)夏.时杜甫居成 ...

  • F01杜甫五律《酬高使君相赠》读记

    杜甫五律<酬高使君相赠>读记 (小河西) 酬高使君相赠 古寺僧牢落,空房得寓居. 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附:赠杜二拾遗(唐-高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