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血糖让我们“照护”,23年后健康仍然充满希望!

小编导读——

在医院每两周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学校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糖尿病友,一个糖尿病友就是一个故事,每一个糖尿病人都有一个或励志或伤感的故事,比如有位糖友这样看着安医生说:“我得病23年了,有七八样并发症,眼睛、神经、肾脏等等,我的一颗牙松动了好几个月了,现在还没太好。不过我最近一年在这里系统治疗,调整方案,喝了几个月汤药,血糖平稳了,肾病也好转了。我之前打了十年胰岛素,最近一年胰岛素减少了一半,最近一个月又改成每天只打一针了!"这是个很励志的糖友故事,而他的胰岛素减少正是安医生和他的“共同照护团队”努力的结果,今天我们就以此展开抗糖的技能分享——

...

我是安凌王医生

在上周周六,我们每隔半个月的糖尿病共同照护周六都有同伴项目的全天课程,昨天有我的一堂课。

昨天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学校课堂上一共有二十几位学员。有医院的2型和1型老患者,有义诊小组送过来的几位新糖友,还有老糖友带过来的几位新糖友。我的一位2型糖友把她的弟弟带来找我看病,讲课的时候不能看病,所以他们也一起上来听课,我们真的是公益型的讲课,从业不推荐产品等任何东西,所以糖友们都非常喜欢!

在课糖上,新发糖尿病友的问题来了——我能停药吗?

他患病糖尿病只有一年多,血糖很好,现在吃二甲双胍和拜唐平,饮食控制很严格,也戒了酒。

我告诉他有很多新诊断的2型糖友,不打针不吃药维持十几年,他期望的也不是没有可能实现的。不过,目前他服用的药物都很好,都是很有用的,不吃也许血糖会升高。

有位糖尿病友说这位提问的糖友吃的太少,他家里的菜也太素太简单,所以我们还是建议他先去看看我们共同照护的营养师,给他一个临床营养治疗处方,来改善一下他的饮食,吃的更快乐点,血糖也能更稳点,之后再讨论药物的问题。

糖尿病友最关心的问题——血糖高到多少最危险,怎么处理?

...

当然我们建议糖尿病友心慌意乱处理不了的时候,要尽快到医院或者联络自己的医生,太紧张了血糖还会往上升的,比如有位糖友为她餐后10.2的血糖焦虑,所以我们讨论了血糖波动。

确实有一些糖尿病友追求完美,但我们的血糖都是波动的,偶尔十点几的血糖还是可以接受的。

目前建议的血糖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4.4~7,餐后血糖4.4~10。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平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血糖波动区间到多少上课以接受?偶尔的血糖超标没事啦!

关注血糖波动,虽然也很重要,但我们要知道怎样的波动是可以接受的。

通常波动来自于餐后血糖,影响餐后血糖的众多因素,例如食物成分、是否加餐、胃肠道功能(排空率、吸收率、消化酶活性等)、激素与神经系统的调节等。

对于餐后血糖高峰较餐前升高多少比较合适,有些资料提出是2.2~4.4,有些资料建议是1.7~3.3比较合适,下一次餐前较上一次餐前升高不超过1.7。有些研究提示,平均血糖波动>3.9,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所以化繁为简方便记忆,糖友可以考虑设定自己的目标为:

  • 餐后血糖高峰与餐前相比增加2~3;

  • 下一餐前血糖与本次餐前血糖相比增加不超过1.5;

  • 每日的血糖波动不要超过4

...

偶尔的超标并不会把你怎么样,心情轻松,才能快乐追求持久达标。

有的糖尿病人虽然血糖高,但就是不愿意看病,怎么办?

我说医生教育患者好好治疗的时候常常会说要好好控制血糖,否则要得并发症。这是吓唬,不太好。作为糖尿病友,你们要如何劝说糖尿病友关于并发症的问题,督促他们好好治疗呢?

有位糖尿病友说的很好。

他说:大家看我,我得病23年了,有七八样并发症,眼睛、神经、肾脏等等,我的一颗牙松动了好几个月了,现在还没太好。不过我最近一年在这里系统治疗,调整方案,喝了几个月汤药,血糖平稳了,肾病也好转了。我之前打了十年胰岛素,最近一年胰岛素减少了一半,最近一个月又改成每天只打一针了。

这是个很励志的糖尿病友故事。他的一针还是我给改的呢。

我看了他的肾脏化验指标,血肌酐是正常的,尿白蛋白很少。

...

他的胰岛功能检查结果也很励志,我做成图线给大家看。

...

经过了23年,他的胰岛素分泌曲线降低,高峰后移,是典型的2型糖尿病表现。但关键是,经过了23年,他的胰岛素分泌还是不错的,相信再用上几十年也仍然没有问题。

我们来看他漂亮的血糖,他每天只打一针胰岛素哦!

他就是说想停药的那位糖友吃的太少太素的,因为他吃的很好。不过我看到,他的饮食结构似乎也不那么合理,之后要跟他讨论,做一点点调整。

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同伴项目,欢迎来医院听课学习,也欢迎就诊讨论。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