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71—75)

(0)

相关推荐

  • 撞韵之说(随笔)

    ​所谓"撞韵",流行说法是,在不用韵的诗句结尾用了和韵脚(通常是平声字)发音一样的仄声字.撞韵的情况,在绝句第三句尾字,在律诗第三.五.七句尾字.之所以叫"撞韵" ...

  •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押韵有问题吗?后,是上声还是去声?

    前言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名篇<春泛若耶溪>? 这首诗的作者是盛唐诗人綦毋潜qi'wuqian(692-749),綦毋潜字孝通,虔州人(一说荊 ...

  • 优秀签约诗人鸿远《绝律专辑》| 非常摄影《摄影展》

    鸿远作品 七律  七首 (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感怀 五洲刮目看中华,霄汉生生安了家! 风火神舟苍帝眷,天宫倜傥世尘夸. 英雄三月长辛苦,千载炎黄热泪花. 最是空间开放际,人间享福待奇葩. 注 ...

  • 随笔二题:关关雎鸠 栀子花开忆先生

    [作者简介]丁肃清,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随笔二题 丁肃清 关关雎鸠 有一种水鸟叫雎鸠,通常双双出没于江河湖泊中的沙洲嬉戏和觅食.关关,关关,是它们鸣叫起来的发音.一只鸟叫了一声"关&q ...

  • 小楼诗话|杨逸明:谈谈厨师、食客、好菜

    杨逸明 1948年8月生于上海.第二.三届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第四.五.六届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上海诗词学会顾问,<小楼听雨>诗平台顾问.已出版诗词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1—5)

    晚风随笔(1-5) 杨逸明 (1) 袁枚说:"诗虽新,似旧才佳."红楼梦宝黛初会,黛玉一见宝玉,便大吃一惊,觉得好生奇怪,倒象是哪里见过,何等眼熟.宝玉说出初见黛玉的印象是:&qu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6—10)

    晚风随笔(1-5) 杨逸明 (6) 诗人无非就是从字典里取出若干个字,找到一种新的排列方式,让人看了感到新鲜甚至惊奇,感动并且珍爱.如此而已.一样的碳元素,改变一下分子的排列方式,就成了"同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11—15)

    (11) 诗词创作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能写大,不能写小:能写粗,不能写细:能写笼统抽象,不能写具体形象.总体说来,还是逻辑思维多,形象思维少.诗词要抓细节描写,都抓大,易堕空腔.米开朗基罗说:"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16—20)

    晚风随笔(16-20) 杨逸明 (16) 当代人评诗,每每过誉.袁枚云:"以部娄(小山丘)拟泰山,人人知其不伦,然在部娄,私心未尝不自喜也."然即使赞誉泰山,如云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31—35)

    杨逸明 (31) 诸葛亮<出师表>充满人情.文采和诗意,读来令人感动.这竟然是写给皇帝的公文,却成了编入<古文观止>的经典散文.这样的公文和报告,在古代官场里很多,有不少被选入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36—40)

    杨逸明 (36) <诗经>中的诗篇,大多有三章,很多是只换了几个字,在意思上相类,但有程度上的不同,一唱三叹,层层递进,丝丝入扣,可见用字的精当和细腻.例如<硕鼠>中"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41—45)

    (41)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后,宝钗叹道: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宝钗从正面劝,并且把老祖宗.祖宗都搬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46—50)

    晚风随笔(46-50) 杨逸明 (46) 有人说唐代有那么多的好诗,为什么当代人写的好诗我一首也没有读到过啊?我觉得唐诗流传到今天有<全唐诗>,大约五万多首.可是真的为今天有中等文化水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