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柑之恋
◆郭文华
清明节后的一天,表弟从上海寄来快递,打开一看是广东江门新会区的特产“小青柑”茶叶。我仔细的端详着这圆形的茶包,茶叶顶部用一张圆形的、图案精美的纸封盖着,圆形的封盖纸上印刷着新会小青柑字样。小心的打开包装纸,里面一只圆形的小青柑壳里装满普洱茶,小巧可爱的柑壳上面有个小小的开口,开口上盖着一个精致的盖子,墨绿色的柑壳外挂着一层淡淡的白霜,一股柑的清香扑入鼻孔。

我对“小青柑”茶叶知之甚少。据网上介绍,小青柑茶叶的历史与道光六年被誉为“粤东四大家”之一的罗天池有关,小青柑茶就是他发明的。道光廿七年,罗天池辞官回乡,带回好多普洱茶,时值秋天,路上偶感风寒,其妻用陈皮煮水给其饮用驱寒,罗天池误将陈皮水当开水泡茶,发觉后又舍不得倒掉,可喝第一口时,就感到香味直扑鼻孔,口腔内满是果香和普洱的茶香,连喝两杯,越喝越香,顿感咽喉舒畅,咳嗽轻了,痰也少了,很是惊奇。第二天继续饮用,连服两天,感冒竟然好了。从此,罗天池泡普洱茶时,总是加入陈皮。一天,其弟给他送来自家种的柑橘,罗天池看到柑橘突然萌生了将普洱茶与柑橘相结合的想法,他将柑橘内的肉挖掉,放入普洱茶,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泡出的茶,散发出淡淡的茶香和柑橘的果香。
柑的主要功效是生津止渴,润燥和胃,利尿醒酒,与优质熟普洱茶配伍,能顺气理中,健脾燥湿,化痰治咳,疏肝润肺和消积化滞的功效,二者合璧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今的“小青柑”就是当年罗天池将柑橘与普洱完美结合的杰作,并流传至今。

新会小青柑,采用7—8月份的未成年的小青柑,将小青柑里面的果肉挖去,烘干或者晒干,装入熟普洱茶,配置成小巧可爱的小青柑茶。冲泡小青柑的讲究很多,一般用85度的水冲泡,这种温度的水泡出的小青柑茶,味道更加醇厚,口感更加浓烈,汤汁更加醇香,有利于小青柑的果味散发出来。一只小青柑能泡十几次,一般人喝一天,一只小青柑足够了。第一泡,小青柑味道浓些,微涩带酸,水果味浓郁,清新怡人,普洱茶装在柑壳里,茶香散发的比较慢。第二、第三泡时,茶叶中味道出来了,绵醇的普洱茶香与小青柑的果香相混合,浓郁程度有别于单独冲泡的普洱茶,多了份水果的味道,第一口就闻到了柑橘和普洱的香味。茶汤喝到嘴里,犹如鲜果和普洱在舌尖上舞蹈,在味蕾上跳跃。红汤透明,色泽鲜艳,圆形的小青柑在透明的红汤中优雅斯文,上下沉浮,像一个斯文的书生倒背双手,闲庭信步;又像一个美丽的红衣女郎,在跳芭蕾舞……轻抿一口,醇香丝滑,韵味绵长,茶汤饱满、丰富、细腻、清爽、甜香,令人回味无穷,入口的瞬间即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愉悦感。

一直以来对普洱茶情有独钟,初识小青柑更有一种初恋的感觉。在这个注重颜值的时代里,外表可爱、小巧玲珑、清新怡人的小青柑受到爱茶人士的追捧,特别是受到喜爱普洱茶人们的青睐。

〖作者简介〗郭文华,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无锡市注册安全工程师,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人。现供职于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工程队,任南通建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工会主席,主管安全、教育等工作。自幼喜爱文字,在《澄西船舶》《方舟》《江南晚报》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