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赠书|“公认最好的汉学家”浦安迪《中国叙事:批评与理论》
相关推荐
-
王祖琪:小大互见,无问西东——评浦安迪《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
1976年出版的Archetype and Allegory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是浦安迪(Andrew H. Plaks)的处女作,彼时这位美国汉学家刚及而 ...
-
追寻“评点”的奥秘:英语世界汉学的一项专门研究
摘要:"评点"是中国传统小说与戏剧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重的"中国特色",虽然英语国家汉学界对之的研究相对较晚,成果却较为丰硕.本文以几位当代汉学家的专著或 ...
-
吴敢:我与刘辉先生(《我与师友》之七)
刘辉先生写给我的信函,自1984年7月31日第一封信(参见下图)至2004年1月16日最后一封信,总共120封(1984年5封.1985年25封.1986年16封.1987年17封.1988年6封.1 ...
-
王平:《金瓶梅》叙事的“时间倒错”及其意义
中国古代章回小说在篇幅大体相似的情况下,或讲述百余年之事,或讲述数十年之事:有时一天之事用一回甚至几回讲述,有时数年之事几句话便一带而过. 这种现象在叙述学理论中称之为"时间倒错" ...
-
齊齋微书话|谈谈张批《金瓶梅》
张竹坡批评<金瓶梅>素与金人瑞评<水浒>.毛宗岗评<三国>.陈士斌评<西游>.脂砚斋评<红楼>并称,特别是张批<金瓶梅&g ...
-
吴敢:我与浦安迪、芮效卫先生(我与欧美学人之一、《我与师友》之十五)
<我与欧美学人>篇幅过长,现将其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浦安迪.芮效卫,第二部分为陆大伟,第三部分为夏志清.马泰来.马可梦.杨沂.郑培凯.柯丽徳.史梅蕊.米列娜.胡令毅,第四部分为雷威安. ...
-
吴敢:1984年的我
人的一生都会有几个重要关节点,1984年是我的人生关节点之一,那一年正是我的不惑之年. 吴敢读研期间于徐州师范学院 1982年7月,我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史专业元明清小说 ...
-
【#转发赠书#】五代十国的大乱世是#历史...
[#转发赠书#]五代十国的大乱世是#历史#的倒退吗?五代更迭的历史循环给宋朝的最大影响是什么?欧阳修划分"十国"的标准是什么?李存勖不骄纵,柴荣不早崩,谁更有可能结束乱世?倘若李存 ...
-
活动 | 感恩母亲,转发赠书
活动规则 2018年5月12日起-2018年5月13日, 凡转发该活动信息到本人朋友圈, 并在"微信公共号"本活动留言"已转"的同学, 崔瑞老师按留言随机抽取5 ...
-
商伟:《水浒传》的忠义观、悲剧性与暴力叙述——兼评浦安迪教授的《四大奇书》
自从普安迪教授的<四大奇书>问世,这一传统的概念似乎也就不再适用了,因为这 <四大奇书>本身便是一大奇书.它所讨论的明代四部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 ...
-
陈尚君∣陈寅恪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成就(转发赠书)
REC 在陈寅恪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那种傲岸一代的贵族气,或叫世家子弟气.保留很高的心气,不随波逐流,不贪图所谓的著述之多.但是凡有所成,一定有独特的见解. 力 匕 陈寅恪的人 ...
-
西方顶尖汉学家怎么看中国文化?
有些大师的课听一次少一次. 譬如美国著名东亚问题专家.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教授,2020年12月底突然去世,一波短暂的悼念热潮过后,似乎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在喜马拉雅最近推出的一套课程中, ...
-
译研动态 | 汉学家眼中的中国文学外译与传播
在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期间,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于8月23日上午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的2018 BIBF-CCTSS翻译咖啡馆举办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汉学家翻译作 ...
-
专题:汉学家眼中的中国吸引力
作为长期致力于研究汉学及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优秀的海外汉学家起到连通中西方社会并促进其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他们不仅是西方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桥梁,更是传播中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