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在宥(译注)
相关推荐
-
为什么《道德经》是要学习的第一本书?
一:为什么把<道德经>作为第一本书来学习呢?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的困惑. 在前进的路上会遇到一个一个障碍.想实现"完美生活"这个目标,就必须逾越一个一个障碍 ...
-
王波|老子、庄子和列子学术思想的探讨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老子>.<庄子>和<列子>前人都认为是道家言.现将对他们学术思想的研究结果简述如下: 一.老子及其<老子&g ...
-
《庄子·在宥》解说和语译
(解题)本篇以 "在宥"为名,所取虽是篇首的第二三字,亦当看作是篇首的两字.这个篇名是与篇旨相符的,它就在讲 "在宥天下". 主旨如其所自解,"在之也 ...
-
庄子·外篇·在宥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 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 ?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 也,使天下瘁瘁焉 ...
-
庄子·外篇·山木(译注)
山 木 [题解] 本篇仍主要是讨论处世之道.篇内写了许多处世不易和世事多患的故事,希望找到一条最佳途径,而其主要精神仍是虚己.无为. 全文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其为道德之乡乎" ...
-
庄子·外篇·达生(译注)
达 生 [题解] "达"指通晓.通达,"生"指生存.生命,"达生",就是通达生命的意思.怎样才能"达生"呢?篇文明确提出 ...
-
庄子·外篇·秋水(译注)
秋 水 [题解]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 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 ...
-
庄子·外篇·刻意(译注)
刻 意 [题解] 以篇首两字作为篇名,"刻意"的意思就是磨砺自己的心志.本篇内容是讨论修养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修养要求,只有"虚无恬淡"才合于"天德& ...
-
庄子·外篇·天道(译注)
天 道 [题解] 跟<天地>篇一样,中心还是倡导"无为":所谓"天道",也就是自然的规律,不可抗拒,也不可改变. 全文大体分成八个部分.第一部分至& ...
-
庄子·外篇·天地(译注)
天 地 [题解] "天"和"地"在庄子哲学体系中乃是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祖,一高远在上,一浊重在下,故而以"天地"开篇.本篇的主旨仍在于阐述 ...
-
庄子·外篇·马蹄(译注)
马 蹄 [题解] 本篇表现了庄子反对束缚和羁绊,提倡一切返归自然的政治主张. 全文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以"伯乐善治马"和" ...
-
庄子·外篇·知北游(译注)
知北游 [题解] 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名."知"是一寓托的人名,"北游"指向北方游历.在传统的哲学体系中,北方被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