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斯汤加瑜伽的初级序列中,卧龟式Supta Kurmasana是一个最深的开髋体式。要想像点样子完成这个体式需要练习者身体具备的能力包括髋关节的深度外旋,脊柱的深度屈曲和肩关节的深度内旋。假如练习者身体的这些地方依然有限制的的话,建议先不要挑战卧龟,而是在前面开发以上身体能力的体式中多停留几个呼吸让身体慢慢地打开。实际上,阿斯汤加初级序列体式的编排是有很深的智慧的,前面的体式练习都会为后面比较挑战的体式做好铺垫,只要循序渐进地练习,最后挑战的体式都会水到渠成的。但是不幸的是,很多练习者都直奔目标去死磕一个本身自己身体还没有准备好的体式,反而不是很重视把前面开发身体能力的体式做好;这样不仅会增加受伤的可能性,反而欲速而不达;而且这样一种练习的心态也让练习者和瑜伽练习的真正意义擦肩而过:这个意义就是让瑜伽练习培养我们专注于当下 ,把每一个体式做好做到位不管是简单的还是挑战的体式,放下对结果(早日完成整个序列,拿下挑战的体式,绑手等等具体目标)的追求。在站立体式中,把分腿前屈式Prasarita Padottanasana系列,特别是第一个Prasarita Padottanasana A 做好,这个动作会帮助脊柱的深度屈曲能力。如果这个能力没有具备,不仅是卧龟Supta kurmasana做不好,龟式也不可能做好,还会影响后面的体式比如Tittibasana和Upavista Konasana。如果你的Prasarita Padottanasana A 做的不很到位,你可以尝试停留8个呼吸甚至更多呼吸,让你的背慢慢地打开。
进入到坐立体式,从单腿头碰膝式Janu Sirsasana一直到龟式Kurmasana都可以帮助上面提到的卧龟式需要的身体动作:髋深外旋,脊柱深屈曲和肩部的内旋能力。特别是在头碰膝前屈Janu的 A, B & C中,我们的练习帮助我们打开髋部,让大腿在髋关节外旋, 这时候的一个重点是屈腿的这侧的坐骨一定要在地上。注意一下在这些坐立前屈体式中,控制丹田,让背呈现圆弧状,头碰膝!头碰膝!这可是中文体式的名字,不是很多人的头去找脚踝,总之如果练习者具备前屈的能力之后,不是要尽量让身体平行于腿,而是在所有的Janu A, B & C中圆背,这样Janu系列体式就可以让核心得到锻炼,并且打开脊柱和后背,特别是后腰的部分,为后面的卧龟Supta Kurmasana做好准备(关于坐立前屈圆背的文章请点这里)。
开发肩部的内旋的最好的练习铺垫就是马里奇系列Marichyasanas - 所以一个要点是在做马里奇的时候特别注意一下肩部的运动模式, 当你手臂绕过去绑手的时候,要注意让弯屈的膝盖尽量靠身体在身体侧面越近越好,而且保持膝盖到脚是直的,不要歪向内外两侧,脚后跟可以在膝盖后面一点,有意地把脚后跟向下压可以帮助稳定根基,让肩膀和髋部得到有效地开发。当手绕腿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小腿骨和腋窝之间的空间,这样才可以让肩关节更好地内旋。在马里奇Marichyasana A & B的时候,胸向上打开再向下前屈,然后把膝盖向后拉,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打开髋部。但是开始的时候,可能做不到,需要耐心和时间,一个建议是在所有的马里奇系列中停留8个或更多的呼吸让身体慢慢地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