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太极拳:尾闾的中、正、沉、惊。

(0)

相关推荐

  • 老拳谱上的“太极出世”到底是啥,可算弄明白了

    关于太极拳起势,颇有造诣的练拳者纷纷撰文阐述其在练太极拳时的重要性,从姿势.神态.运劲线路.运气方法.技击用法--各方面指点后学者,此类文章数不胜数. 然而事实上,最初太极拳第一势,名称并不叫&quo ...

  • 体悟太极拳:身法

    习练太极拳,要先懂规矩,再守规矩,后脱规矩.何为规矩?就是在行拳走架过程中手.眼.身法.步各个部位需要遵循的规矩,其中,首要的是要遵循身法规矩. 身法就是躯干部分遵循的规矩,首先,从骨骼结构看,要调正 ...

  • 【老架合集】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老架二路完整演练,附拳谱

    老架一路 老架二路 老架二路节选展示 老架二路完整演示 老架二路简介 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亦称炮捶.二路拳以刚为主,刚中寓柔.震脚发力,闪展腾挪,窜蹦跳跃,松活弹抖,完整一气.有怪蟒出洞.猛虎下山之气魄 ...

  •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今天早上和拳友们...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今天早上和拳友们一起打一遍传统杨氏85太极拳,有时打着打着就忘记了,随着不带口令的音乐打就得背下拳谱,不然就易打错了,为了巩固这拳谱,在头条发一遍以利于拳友们查找!

  • 太极拳的“静态中正”和“动态平衡

    练习太极拳首先是对自己身形的调整,要提顶松肩,立身中正.这种调整首先是在意念上进行的.打拳前,在意念上,要对身形进行上下方向的调整,然后再从左右.前后上进行调整.用意念调整好身形,用拳论中的话,就是要 ...

  • 太极拳的立身中正与斜中寓正

    太极拳原来是中定,后来慢慢不知是谁引入了中正.立身中正是儒家道德要求,引进太极拳成了身法要求,意思是不偏不倚,正直.我觉得还是中定更恰当,因为它包含着斜的那些身法,对身法的要求也更准确--定就是稳定, ...

  • 为什么太极拳的“立身中正”等要领可以防病、健身?

    太极拳是中国古老的拳种之一,也是目前人们最喜爱的健身项目之一.太极拳是依据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术,综合武术技术创编而成的.因此,练习太极拳可以平和阴阳,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全面提高人体的 ...

  • 太极拳之立身中正 对拉成劲

    朱老师抖音号:朱学峰(zxf13701017777) 王宗岳宗师的<太极拳论>中,对形体的要求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匆隐勿现". 太极大家顾留馨也在他的相关 ...

  • 太极拳的立身中正与斜中寓正太极拳原来是中...

    太极拳的立身中正与斜中寓正 太极拳原来是中定,后来慢慢不知是谁引入了中正.立身中正是儒家道德要求,引进太极拳成了身法要求,意思是不偏不倚,正直.我觉得还是中定更恰当,因为它包含着斜的那些身法,对身法的 ...

  • 练习太极拳怎样保持尾闾中正?

    前面的文章中谈到了尾闾中正!怎样保持中正就是以下想谈的内容.但愿能思路清晰,文笔到位,不负所望. 所谓守中,用中,护中,行中实际就是保持中正. 一,架子的中正:过去传统练法都有站桩的要求,站桩能使架子 ...

  • 太极拳尾闾内收全解析,通俗易懂,让你练拳中正不再难

    刘左龙老师:如何理解太极拳中的"尾闾内收"? 刘左龙:陈正雷老师关门弟子,曾获得全国武术锦标赛太极枪术第一名,河南省首届武动中原太极拳比赛中拳枪双科一等奖第一名,多次在太极拳年会中 ...

  • 搞清楚尾闾“正中”还是“中正”太极拳就能提高几个层次!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 ...

  • 老拳师谈太极拳之松腰吸胯和尾闾中正

    太极拳拳架的基本要领: 虚领顶劲 沉肩坠肘 含(涵)胸拔背 松腰吸胯 尾闾中正 意守小腹(气沉丹田) 似曲非曲,对拉拔长 一身备五弓 松.沉 许多人对上述拳架要领非常熟悉,但如何理解,因人而异.有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