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只有65条的古康治本《伤寒论》,背会了也能成经方高手 | 山海精舍
相关推荐
-
《伤寒论》笔记:大阳中风桂枝汤主之(其二)
桂枝汤相关证 桂枝汤的相关证,我们还要再做一次系统的梳理 条目对比 总括 脉 头项 是否恶寒 是否发热 是否汗出 是否恶风 其它 方剂 第1条 太阳之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 而恶寒 第2条 太阳病 脉缓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8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8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 附子一枚, ...
-
《伤寒论》学习笔记八之表郁轻证。
最近没顾上更新,今天写一下. 我看了一下上一篇是写到了伤寒兼证.今天继续表郁轻证. 1.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 ...
-
康治本伤寒论65条
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4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 ...
-
65条设计攻略我提前背熟了,装修也能偷点懒,趁早规划趁早受益
https://www.toutiao.com/a6943464808142635553/?log_from=4845b19e68ae9_1619753009618 原创李秀玲设计师2021-03-2 ...
-
【《康治本伤寒论》65条文】
一.康治本伤寒论的来历<康治本伤寒论>原系唐人手抄卷子本,卷末有"唐贞元(乙)酉岁写之"字样.全书一卷,仅存六十五条,五十方,乃<伤寒论>之古传本. 此本于 ...
-
耕铭医轩|细究《康治本伤寒论》——麻杏石甘汤本非“辛凉解表”
耕铭医轩|细究<康治本伤寒论>--麻杏石甘汤本非"辛凉解表" <伤寒论>第63条: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 ...
-
耕铭医轩|由《康治本伤寒论》少阴提纲证反思后世“少阴火化证”
<伤寒论>第303条: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一云三挺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 ...
-
中医民间古籍欣赏《康治本伤寒论》
民间中医古籍抄本,康治本伤寒论,更多同类古籍请上"百度文库"搜索"自家讲谭",谢谢!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附:康治本伤寒论
<康治本伤寒论> 一.太阳病 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 ...
-
《伤寒论》遴选必背条文99条 | 山海精舍
一 太阳病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本证 (一) ...
-
古传法术奇门遁甲天罡遁法 称骨命法之山海 | 带字幕
古传法术奇门遁甲天罡遁法 称骨命法之山海 | 带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