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话语(一)

(0)

相关推荐

  • 德雷福斯 & 拉比诺 | 怎样理解福柯?

    我先死了,你们继续向死而生 怎样理解福柯? 德雷福斯& 拉比诺/文 陈通造/译 前 言 本书诞生于朋友之间的一个分歧.保罗·拉比诺(Paul Rabinow)在参加休伯特·德雷福斯(Huber ...

  • 平仄两读的字

    君子乎 发布于2021-04-04 12:41 平仄两读字有两种情况.一是平仄两读.意义有别,另外一种情况是平仄两读.意义无别. (一)平仄两读,意义有别的常见字 1.应:应当(平):应答(仄) 2.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话语(四)

    第四节  语文课话语的隐喻 我在上一章已经论及,隐喻(metaphors)是日常语言的基本属性,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就是建立在各种隐喻的基础上的.孔多赛说过:"在语言的起源时,几乎每一个字都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话语(二)(三)

    第二节  语文课话语的三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听与说的基本结构 教师话语的第一个层次,在语文课上,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性,因为语文课本就以语言为学习对象.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自己必须非常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的诠释学困境(一)

    第一章 语文课的诠释学困境 第一节 诠释学作为语文课的学科基础 本书前章: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序言一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序言二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序言三 如果我说数学课的学科基础是数学,物理课的学科基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游戏(一)

    序言  第一节 序言 这里的"游戏",是现代哲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它在语言和艺术领域业已发挥的作用,使得我不可能不去深入地思考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游戏的问题.将游戏概念用于艺术品审美鉴赏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的性质(三)

    第三章  语文课的性质 第三节  整体性 1.在诠释学循环中的整体性 "乾嘉'朴学'教人,必知字之诂,而后识句之意,识句之意,而后通全篇之义,进而窥全书之指.虽然,是特一边耳.复须解全篇之义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体验(一)

    第五章  语文课体验 第一节  本章的理论准备 1.体验 上一章语文课最后的一点性质"时间性"为我们开辟了本章讨论的一个切入点.语文课将课文和师生的生命状态置入一种统一的公开场之中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体验(二)

    第五章  语文课体验 第二节   语文课体验与语文课关注 1.语文课体验的结构 "关注"这个词语来自于当代加拿大教育学家马克思·范梅南的观念,即将教育的智慧理解为"一种以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体验(三)

    第五章  语文课体验 第三节  几种主要类型课文的体验分析 语文课体验的基本内涵是学生对于课文的体验,并且必然包含着学生对教师的呼唤意向.但只认识到这一点仍然不够,既然是针对课文的体验,那它就必然因为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体验(四)(五)

    第四节  语感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语文学习>上曾经有好几篇有关论文发表,在加上其他刊物的呼应,俨然一场关于"语感中心说"的小论战. 这场论战以李海林和王尚文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