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体验(一)
相关推荐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话语(二)(三)
第二节 语文课话语的三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听与说的基本结构 教师话语的第一个层次,在语文课上,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性,因为语文课本就以语言为学习对象.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自己必须非常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的性质(四)
第四节 有限性 1.语文课的有限性及其意义的反证 如果我将一堂课比作一个人的一生的话,那么,哪个特点会必然相类并且表现得最突出呢?毫无疑问,那就是人总是会死的,而任何一堂课,也总是会下课的,或者说,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的性质(二)
第二节 主体间性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单纯地讨论学生主体性总似乎在什么地方差了口气,如果不在某个地方有所突破的话,学生的主体地位似乎总是只能停留于一种对未来的期待.我们不禁要产生这样的疑问,课堂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游戏(二)
第二节 游戏作为自我表现对于课堂的本质规定 为了阐述语文课游戏的表现问题,我先要简单地阐述一下语文课的秩序问题. 语文课课堂的严肃性和秩序性,是语文课的基本性质之一,这本来应该是下章"语文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的性质(五)
第五节 时间性 在撰写这一节时,我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即是否应该使用更加平易近人的词语来作为标题.但是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时间性"这个比较哲学化的名词.这除了因为这个词本身比较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体验(四)(五)
第四节 语感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语文学习>上曾经有好几篇有关论文发表,在加上其他刊物的呼应,俨然一场关于"语感中心说"的小论战. 这场论战以李海林和王尚文为主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体验(二)
第五章 语文课体验 第二节 语文课体验与语文课关注 1.语文课体验的结构 "关注"这个词语来自于当代加拿大教育学家马克思·范梅南的观念,即将教育的智慧理解为"一种以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体验(三)
第五章 语文课体验 第三节 几种主要类型课文的体验分析 语文课体验的基本内涵是学生对于课文的体验,并且必然包含着学生对教师的呼唤意向.但只认识到这一点仍然不够,既然是针对课文的体验,那它就必然因为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的诠释学困境(一)
第一章 语文课的诠释学困境 第一节 诠释学作为语文课的学科基础 本书前章: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序言一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序言二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序言三 如果我说数学课的学科基础是数学,物理课的学科基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游戏(一)
序言 第一节 序言 这里的"游戏",是现代哲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它在语言和艺术领域业已发挥的作用,使得我不可能不去深入地思考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游戏的问题.将游戏概念用于艺术品审美鉴赏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的性质(三)
第三章 语文课的性质 第三节 整体性 1.在诠释学循环中的整体性 "乾嘉'朴学'教人,必知字之诂,而后识句之意,识句之意,而后通全篇之义,进而窥全书之指.虽然,是特一边耳.复须解全篇之义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话语(四)
第四节 语文课话语的隐喻 我在上一章已经论及,隐喻(metaphors)是日常语言的基本属性,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就是建立在各种隐喻的基础上的.孔多赛说过:"在语言的起源时,几乎每一个字都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话语(一)
第一节 语文课话语的基本框架和教育学特点 话语,是语言的对立面,指"语言事件或语言的使用"[1].本书在论述时,依托的是诠释学家利科的定义,但话语最初是法国哲学家福柯的术语,对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