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体验(三)
相关推荐
-
两节小学语文课
早上,六点起床,忙了一天,工作满满当当.但最有意义的是听了两节小学语文课,很有必要把这两节课记录下来. 第一节是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课题是<海底世界>.走进教室,我就被孩子们纯真的眼神感化 ...
-
用心血点亮学生心灵
文心雕龙 刘汉东:用心血点亮学生心灵 文|高仕汉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倡导: 对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教师. 黄石二中化学老师沈月娥,成为我市特级第一人.而黄石七中刘汉东老师,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的性质(三)
第三章 语文课的性质 第三节 整体性 1.在诠释学循环中的整体性 "乾嘉'朴学'教人,必知字之诂,而后识句之意,识句之意,而后通全篇之义,进而窥全书之指.虽然,是特一边耳.复须解全篇之义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体验(一)
第五章 语文课体验 第一节 本章的理论准备 1.体验 上一章语文课最后的一点性质"时间性"为我们开辟了本章讨论的一个切入点.语文课将课文和师生的生命状态置入一种统一的公开场之中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体验(二)
第五章 语文课体验 第二节 语文课体验与语文课关注 1.语文课体验的结构 "关注"这个词语来自于当代加拿大教育学家马克思·范梅南的观念,即将教育的智慧理解为"一种以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话语(二)(三)
第二节 语文课话语的三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听与说的基本结构 教师话语的第一个层次,在语文课上,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性,因为语文课本就以语言为学习对象.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自己必须非常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体验(四)(五)
第四节 语感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语文学习>上曾经有好几篇有关论文发表,在加上其他刊物的呼应,俨然一场关于"语感中心说"的小论战. 这场论战以李海林和王尚文为主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游戏(三)
第三节 听课者作为观赏者的意义 听课者到底是什么呢?听课到底听了些什么?这是教育学中最难以回答的问题之一.因为如果我们不能找到听课者参与语文课游戏的方法的话,听课者真的就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来处理了.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的诠释学困境(一)
第一章 语文课的诠释学困境 第一节 诠释学作为语文课的学科基础 本书前章: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序言一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序言二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序言三 如果我说数学课的学科基础是数学,物理课的学科基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游戏(一)
序言 第一节 序言 这里的"游戏",是现代哲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它在语言和艺术领域业已发挥的作用,使得我不可能不去深入地思考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游戏的问题.将游戏概念用于艺术品审美鉴赏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话语(四)
第四节 语文课话语的隐喻 我在上一章已经论及,隐喻(metaphors)是日常语言的基本属性,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就是建立在各种隐喻的基础上的.孔多赛说过:"在语言的起源时,几乎每一个字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