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外戚和宗室,西晋的两大隐患,司马炎给自己埋雷
相关推荐
-
陨落的“希望之星”——西晋废太子司马遹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黄巾军的打击下,东汉王朝土崩瓦解,名存实亡.于是各地群雄迭起,英雄辈出,中原一片混乱,这些人互相厮杀意图争夺这片天下,最后形成了三大势力,后来分别建国,就是曹魏.蜀汉和东吴,由此中 ...
-
“八王之乱”是人心之乱
"八王之乱"使西晋王朝的元气消耗殆尽. "八王之乱"是西晋皇族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严重内乱,先后有皇后.外戚.太子.宗王.士族.寒门等不同势力参与其中.可以 ...
-
捋一捋八王之乱||~7~安排后事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建议,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提拔布衣出身的经师公孙弘为丞相,优礼延揽 ...
-
司马炎二十六个儿子,为何执意将天下交给傻儿子
晋武帝司马炎,纵横沙场.果敢英武,耗尽自己半生心血开创了西晋王朝.但是,他却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而将辛苦打下的江山交给一个傻儿子继承,致使宫廷内外血雨腥风,西晋王朝昏暗动荡,成了一个短命王朝.按理说晋武 ...
-
晋篇之一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西晋短命,东晋偏安,所以晋篇估计是简短的一篇.下面开讲. 话说,在司马氏两代三人的马拉松式努力下,司马家第三代司马炎坐享其成,在继任曹魏的晋王和相国之位四个月后就接受魏帝禅让,即帝位,改元泰始.司马炎 ...
-
激荡四百年:屠杀宗室典签威风八面,傀儡下台萧鸾如愿以偿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44篇 建武元年(公元494年)九月十四,裴叔业离开寻阳后,顺便前往湘州杀死湘州刺史.南平王萧锐,郢州刺史.晋熙王萧.南豫州刺史.宜都王萧铿亦接连杀 ...
-
激荡四百年:平定齐万年西晋隐忧已现,江统进徙戎论石沉大海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3篇 元康七年(公元297年)七月,已是千疮百孔的雍州和秦州遭遇大旱,秋稼严重受损.大旱过后,又是疾疫,百姓流离失所. 在那个连地主家都没有余粮的年代 ...
-
激荡四百年:乞伏炽磐病逝西秦大衰,北凉趁火打劫力有未逮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11篇 得知统万沦陷,乞伏炽磐得意的对群臣道:"我早知道赫连氏不会成大气候,才冒险归降了北魏,现在一切如我所言." 元嘉四年(公元 ...
-
激荡四百年:北魏势如破竹连下两州,刘宋锐气尽失消极抵御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99篇 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十月二十三,拓跋嗣亲率各部联军五万余人南下,出天关,越过恒岭,声援奚斤. 这时,刘宋朝廷为北境守军送来军资,刘怜出城迎 ...
-
激荡四百年:刘裕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骑兵,崔浩纵论天下大势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88篇 刘裕乘船向西进发时,北魏军的几千名骑兵,一直沿着黄河跟随他的舰队行进. 东晋士卒在黄河南岸用长绳牵引战船,风大浪急,有的牵绳突然折断,战船漂流 ...
-
激荡四百年:刘裕一战成名崭露头角,两次登陆孙恩愈挫愈勇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32篇 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十一月,东晋朝廷加司马道子黄钺,以司马元显为中军将军,徐州刺史谢琰兼督吴兴.义兴等郡军事,共同讨伐孙恩.与此同时,刘牢 ...
-
激荡四百年:李特接连获胜日益坐大,罗尚屡战屡败成都告急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3篇 益州自古以来被誉为天府之国,也是刘备建功立业的地方,对于西晋来说有着特殊的含义,他们不可能置之不理.由于益州属于河间王司马颙的节制范围,平叛最终 ...
-
激荡四百年:东晋主动挑衅失去两州,王猛病逝苻坚如断双臂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72篇 宁康元年(公元373年)八月,东晋梁州刺史杨亮忽然心血来潮,派他的儿子杨广攻袭仇池,与前秦梁州刺史杨安交战. 结果,杨广大败,沮水一带的戍卫部 ...
-
激荡四百年:刘聪驾崩靳准大开杀戒,刘曜平叛石勒成最大赢家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71篇 自从登上帝位后,刘聪犹如一头脱了缰的野马,沉醉在后宫的温柔乡里不能自拔,干出了很多匪夷所思之事,让人瞠目结舌. 建兴二年(公元314年)十一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