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乡村记忆:七月七的夜晚,回想起老家平房上的星空

(0)

相关推荐

  • 七夕节到了,怎么能够带女朋友看星星,告诉她牛郎织女在哪里?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到了,各位男伙伴有没有给女票准备好礼物呢? 今天,小编教大家送给女票一份特别的礼物,就是带她看星星,然后在星空中找到牛郎星和织女星,是不是灰常浪漫呢? 幸运的是,牛郎星和织女星其实是 ...

  • 牛郎星与织女星真的能一年见一次吗?

    又是一年的七夕节了,都说今天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散桥"上相会的日子,但你知道现实世界中牛郎星和织女星一年能相会一次吗? 编辑 在天文学上,牛郎星位于天鹰座,而织女星位于天琴座,两 ...

  • “鹊桥”多长——约16亿光年!

    如果"牛郎"与"织女"相会,要搭一座鹊桥,需要多少喜鹊呢?织女星与牛郎星都是银河系中的恒星,且与地球距离较近,因而在天空中显得格外明亮.在现代天文学的星座系统中 ...

  • 豌豆(蚕豆)

    豌豆跟春天有一场约会.豌豆挣脱冬天冰凉的目光,奋不顾身地向春天走来. 遇见春天,豌豆的幸福便茁壮成长.虽然看上去,豌豆长得瘦弱苗条,弱不禁风,但豌豆是婉约的,是含蓄的,是温柔的.豌豆是最有味的女人.豌 ...

  • 胶东乡村记忆:小时候在栖霞老家,一盘扑克就是一个年

    岁末年关将至,思绪不免又回到了从前. 在传说中,古人以结绳而记事:而小时候在栖霞老家,一盘扑克就是一个年. 上学之前,懂事不多,也没有寒假的概念.虽然大年三十那天因为好吃好喝又好穿而知道是个特殊的日子 ...

  • 胶东乡村记忆:儿时有种快乐,叫做“走五子”

    前段时间,笔者来到烟台一处乡村,准备参观当地的老房子. 在街巷里转了一圈儿之后,一条石块斑驳的胡同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条胡同两侧的房子不仅"老",而且"空".路 ...

  • 胶东乡村记忆:生产队时期用镰刀割麦子的一段往事

    民谚曰:"三春不如一秋忙,秋忙不及麦上场."麦收,是北方农事的重头戏.而如今,随着端午节的到来,胶东半岛的麦收又要陆续开始了. (端午之前,莱阳莱西交界处已可见到收麦子的场景) 现 ...

  • 胶东乡村记忆:往年农家用织布机织土布的点滴往事

    我的童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母亲的织布机旁度过的.那时,母亲经常给我做"椤梭袄"和"椤梭裤子"穿. 所谓"椤梭",就是把织好的布匹头剪下来( ...

  • 胶东乡村记忆:元宵节之前,重温正月“出门”的点滴往事

    今天已经是正月十三,距离元宵节只有两天的时间.按照民俗,过了正月十五,就算"出了年".不管城市还是乡村,过年的气氛就会就此淡化,新一年的征程也将正式开启. 元宵节前后的气氛差别,在 ...

  • 胶东乡村记忆:正月初二思祖父

    今天是正月初二,按照胶东民俗,是拜姑姑或者拜舅舅的日子.我的父辈,就是姑家表弟的舅舅.表弟今日登门,我作为表哥,自然也要陪着张罗一番. 觥筹交错之间,不知不觉已有醉意.待到清醒之际,已是夜半时分.此时 ...

  • 胶东乡村记忆:栖霞招远莱阳莱西交界地带的过年讲究

    "孩子盼过年,大人怕过年."这是多年前流行的一句话. 旧时候的年关,对贫穷人家和年老者来说比较"难过",因为过年不仅需要花钱,也意味着又老了一岁,总有一种五味杂 ...

  • 胶东乡村记忆:当年蒸饽饽时剩下的枣核,吃起来也很甜

    此前发过一篇介绍胶东大枣饽饽"枣眼"数量差异的图文,吸引了不少朋友讨论.在留言当中,多数朋友都在讲述自己家乡的枣饽饽做法,不过也有朋友把重点放到了"童年糗事"上 ...

  • 胶东乡村记忆:过年之前,那些埋在雪堆里的肉和鱼

    年关将近,很多人家的年货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在胶东地区,常见的年货就是大鱼大肉.各种海鲜产品以及大枣饽饽等. 年货的数量,需要根据家里的人口以及可预见的来客数量进行准备.今年为了配合防疫,正月走亲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