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记述之七:乡关何处寄乡愁

(0)

相关推荐

  • 乡愁是一把泪

    ■薛振堂 每每回到乡下,回到老屋里,望着父母的遗像,想着儿时的快乐时光,如今去之甚远.恍如隔世,心便如刀剜一般痛.静静地坐在屋门口,无声地凝望着周围的一切,泪像小河一样夺眶而出.谁说乡愁是甜蜜的,是如 ...

  • 故乡的老屋,深藏在记忆的乡愁里

    大概每个从乡村走向都市的人,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也有一个关于"老屋"的深深情结,因为老屋不仅仅包裹着我们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光,还成为我们这些远走天涯的游子生命的根系. ...

  • 记者手记 | 回故乡过年

    回故乡过年 文/何鹏 2016年除夕的前一天,我赶回老家过年.侨 路上,我问不满四岁的儿子:"你知道我们要去哪里吗?" 他说:"知道!去爷爷奶奶家." &quo ...

  • 3个好友组团回村建房子 耗时5年花光1200万|乡村|设计|设计感

    作者: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5年前,3个从村里走出去的新城里人又回来了,盘下了村里最高处的一座老宅. 村里人总觉得他们有些奇怪:比他们晚建房的人都住进了新房.这里却还是一片工地? 维持了一两年时间的框架结 ...

  • 【大荔文学·散文·雷宁侠】消失的树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33 消失的树 原创/雷宁侠 夏天的某个时候,骑自行车回娘家.从东边的缓坡慢慢骑下的时候,我远眺村子的方向,忽然觉得又熟悉又陌生,再看,参差不齐的屋顶, ...

  • 走读中原:枕水西陈

    文/蓝月光 五月的田野,麦浪涌金,接天连地,如一汪海伸延铺展.金色的阳光在金色的麦芒上跳跃,发出刷刷的声响.西陈,一座古朴清秀的小村庄,就坐落在这汪海之上. 这是一个我敬仰的小村,也是我第一次拜访的村 ...

  • 村里会讲故事的表爷,是我第一位启蒙老师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村里会讲故事的表爷,是我第一位启蒙老师 作者 | 云儿飞 原创 | ...

  • 离不开的故乡,解不开的乡愁

    倦鸟终归巢,落叶终归根.故乡是每个人心里最柔软的一掊梦土,故乡是每个人心里想回去而再也回不去的地方.席慕蓉有一首诗叫做<乡愁>,他在诗中写道:"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 ...

  • 「兴平名村」茂陵脚下第一村——寨北村

    王选练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老家"."祖籍"这些词慢慢失去了昔日那神奇诱人的感情色彩.而只有在某些时刻,我们才会去寻根,去老家寻找祖辈的影子和我们的记忆. 如果 ...

  • 翰墨遗香寄乡愁 ——杨象宪先生惠泽乡里书画展观后

    翰墨遗香寄乡愁 --杨象宪先生惠泽乡里书画展观后 文/徐长春 五月的宁海,雨稠花重. 宁海城乡庆祝第十九届徐霞客开游节的喜庆气氛正浓.就在这样的氛围中,<翰墨遗香>杨象宪先生惠泽乡里书画作 ...

  • 【当代诗家/钟晓钰】别枝枫叶尘中转, 我寄乡愁与白云

    钟晓钰,西文名yuly,祖籍广东鹤山人;旅居南美智利三十年,经营餐饮业,喜爱音乐.园艺.传统诗词.全球汉诗总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杂志.网络平台,并入编多本书籍.  五绝:一盆小花  百卉已成尘,  阳台 ...

  • 清明粿:一味艾草寄乡愁

      清明粿:一味艾蒿寄乡愁 文 / 悠悠我心 乡愁有时很宏大,宏大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乡愁有时又很微观,微观到是一棵树.一片田.一间老屋.一味小吃. 每个地方, ...

  • 【汉子联评之七】情寄心语必动容——读苏轼挽王朝云联有得

    [汉子联评之七]情寄心语必动容 --读苏轼挽王朝云联有得 文\张兴贵 联例:     挽朝云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北宋·苏轼 寄托思念之情,是挽联的主要功用.举 ...

  • 斯兰《黄梅悠悠》,乡音黄梅调,一曲寄乡愁!

    斯兰《黄梅悠悠》,乡音黄梅调,一曲寄乡愁!

  • 故地重游毛坦厂 古镇老街寄乡愁

    2021年7月13日,盛夏雨天,我满怀激情奔上去毛坦厂的公交車,窗外的雨朦朦胧胧.刚下车,看见四周群山烟雾缭绕,水蒸气随云雾飘,美妙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来到河沿,只见碧水汇流老街,遇到街邻朋友 ...

  • 回乡记述之一:路上竞驰“两头平”

    那天吃早餐的时候,我忽然冒起回老家看一看的念头.这想法像一根火柴扔到一束干草上,把我呼啦啦地点着了.正月初四早上,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与家人一起开始了这趟说走就走的回乡之旅. 老家其实不算远,这个桂东 ...

  • 回乡记述之二:失去“诗意”的农业

    (续上)快到罗江镇的时候,我拐进了离镇约七八里的顶良村,探望我的一位姨父.在水泥铺设的村道旁,两边田里同样是一幢幢楼房,路边的垃圾池堆满装着垃圾的红色塑料袋,路边.水沟和竹根干净了许多,不像原先猪粪遍 ...

  • 回乡记述之三:人往高处走的“城镇化”

    (续上)从顶良村出来,拐个弯到了罗江镇."近乡情更怯",每次回家到了罗江镇,就有了到家的感觉.我又看到了架在泗罗江上那条不过三四十米的大桥,这边是容县罗江镇,那一头就是老家所属的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