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入门真秘之《太极经解》 王宗岳行功论

(0)

相关推荐

  • 太极拳重要标准之一:腰顶

    三十二目身形腰顶解,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工夫,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八卦正隅八字歌,若是无平准,丢了腰顶气叹哦.此两处腰顶伴随出现的分别是身形与平准,身 ...

  • 练拳身备的这“五弓”到底是什么状态

    武禹襄太极拳论中指出,太极拳用劲有"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的要求.太极拳有一身备五弓的说法,就是说躯干为一弓,两臂为两张弓,两腿为两张弓. 行拳时,这五张弓需要劲合一处,形成一个 ...

  • 威海玄同太极拳馆,玄同说太极:怎么才能多活几年?您瞅太极拳干嘛的:敞开怀、敛着劲

    忘记哪个名人曰过: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玄同小道是个捣乱的,只会拆,来了,抄家伙: 抟,就好比小孩和稀泥,那水和泥搅和搅和之后,往一块捏:服,就是喝水.吃饭.吸气,只是没有那么简单直接. 喝水.吃 ...

  • 太极拳的“柔”,李派明师这次讲清楚了

    李派太极认为: 太极拳"大慢松柔"是功,"小快紧刚"是拳.无功不成拳,无柔不成刚. 柔功是大慢松柔之功的集中体验.至精体现. 意气合一即是劲,意轻气和则劲柔. ...

  • 太极拳入门真秘之《太极经解》 王宗岳行功论 ​

    行功即练拳也.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心行气与以神使气不同,一由先天,一由后天也.神使气则气横胸膈,筋肉努张,后天之外劲也:以心行气则气沉丹田收敛入骨,斯为内劲矣.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 ...

  • 太极拳入门真秘之太极本末(精)

      爱太极 尚自然 乐健康 享生活 古人云:"学有始终,事有本末".学太极拳,一大事也.岂能无其始终本末乎. 练太极拳,始于强身,继于懂劲,终于明心,前已译论之矣.至其本末,则论而 ...

  • 太极拳入门真秘

    太极拳之大概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太极拳亦然.或见懂劲者举重若轻,出手神妙,遂谓太极劲奥秘艰深,绝无踪迹,好之者探讨一世,人称画鬼.实干者流汗三车,奈无诀要,然则,太极拳果空泛若此乎?曰非也,常 ...

  • (33)太极拳入门真秘之一(任刚)

     秋声独赋 2020-07-31分享保存 太极拳之大概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太极拳亦然.或见懂劲者举重若轻,出手神妙,遂谓太极劲奥秘艰深,绝无踪迹,好之者探讨一世,人称画鬼.实干者流汗三车,奈 ...

  • 33)太极拳入门真秘之二(任刚

     秋声独赋 阅59转72020-07-31分享保存 太极本末(精) 古人云:"学有始终,事有本末".学太极拳,一大事也.岂能无其始终本末乎. 练太极拳,始于强身,继于懂劲,终于明 ...

  • 33)太极拳入门真秘之三(任刚)

    阅50转72020-07-31分享保存 关于身弓: 先不要管敛臀收肛等,挺腰不是向后,是向上向前. 腰不拎是不可能松胯的,腰拎起时,胯之下松沉,才能使腰胯之间松开而不使腰受牵制而失中正.挺腰一定是先向 ...

  • 33)太极拳入门真秘之六(任刚)

    ​(33)太极拳入门真秘之六(任刚)  秋声独赋 阅52转72020-07-31分享保存 <太极经解> 王宗岳行功论 行功即练拳也.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心行气与以神使 ...

  • 一看就会一练就废的太极经典,王宗岳的《太极拳谱》

    <清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谱>,世人简称为<太极拳谱>,成书年份不详.作者为明代万历年间的内家拳师王宗岳,关于王宗岳的生平事迹记载甚少,也无法考证.按照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说法, ...

  • 太极拳的攻防之秘: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六)

    太极拳的攻防之秘 一一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六) 李新方 [原文]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解曰]一切武术,不论内家还是外家,传统还是现代,中国武术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