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殇城、垃圾场:一位纪录片从业者的观影清单

脸庞,村庄

瓦尔达奶奶的新作,讲述她和年轻艺术家的在法国各地拍摄大型肖像的故事。跟着她走进矿场,火车站,村庄,这些生活在这里的普通个体,在瓦尔达和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下,变成了一个群体。普通人可以成为一段史诗吗?我看完之后在思考。

垃圾场

这个纪录片获得了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我是完全没有走神,一口气看完的。讲述的一位叫做vik muniz的艺术家,回到自己的故乡巴西,在巴西最大的垃圾场内,通过垃圾制作艺术品的故事,在垃圾场生活的几位拾荒者参与了创作,并且完全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或许和我今年拍摄的题材有关,我相信艺术的东西不是形而上的,不管是诗歌、设计、绘画等等,每个人都有权力,也有权利去体验。不麻木的生活,很困难,也很简单。

抽象,设计的艺术

这是Netflix制作的关于设计领域的纪录片。这个系列的影片我今年看过两遍,纪录片从业者或许更有感触,这类抽象设计题材的非常不好拍摄。但是在这个系列的影片中,每一集都有符合本集主体的视觉设计,拍摄方式非常的多样。这也是我看美国出品的纪录片的一大特点,就是影像呈现方式多样。其实,影像本身就是自由的,如果一看就让人看出这是某种类型的叙事,还有什么耐心看下去呢,当然,这里面更多的是导演对于影像的想象。

主厨的餐桌,第三季

呀,又是Netflix的作品。这个系列已经出到第三季了,导演之前拍摄过大名鼎鼎的《寿司之神》。看过这个系列的人,普遍反应就是看完之后更珍惜美食,更珍惜与我们共餐的人。我真的很推荐同行们都能看看这个系列的片子,哪怕是简单浏览。我觉得这个类型的影片叙事方式和呈现影像很有代表性。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

今年最喜欢的纪录片大多来自Netflix,包括这一部。中国独立导演的作品大多数是作者电影,总喜欢通过影像传递自己的对事件的看法,结果拍来拍去,大多拍的是自己。我觉得好的纪录片,特别是人物纪录片,导演应该像墙上的苍蝇和无声的海绵,让观众更了解这个人物。当然还有叙事手法,这个就不必多言,看完这部影片的人一定会对现代艺术,烟花,蔡国强都有全新的理解。

殇城

年初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看了大量的和汶川地震相关的片子,对这一部印象很深。导演赵琦之前一直是以纪录片制片人的身份出现,这也是他唯一导演的作品。镜头表达很克制,而且充满想象力,我觉得现在纪录片导演对于大事件太过于饥渴了,以至于北京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一大群同行立马飞奔过去,但是如果想要观众能够看的明白,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加微信☞aotujing-doc 进纪录片分享群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