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国时期北京的谜社

北京为皇家京都,由于“地利”而具有特殊的风采。晚清民初,灯谜大盛,谜家们相互交流,切磋谜艺,结社之风大盛,先后涌现出数十个谜社。

南社是北京历史悠久的谜社。赋笋斋主人《龙山社谜》跋曰:“《龙山社谜》之作,始于南社。每值灯节,辄作数则,以资谈噱,亦有年矣。己卯上元,有效颦者,南社亟诱掖之,告以龙山灯虎诸格。于是树帜分曹,群起而攻南社焉。”清光绪五年(1879年),由活跃于北京的东、西、南、北、中五个社合并成立龙山社。社员多为官员,故多以艺名。编有谜刊,并社前有云子《龙山新社》,并社后有《龙山社谜》,辑20多名社员的谜作,书中未署真实姓名。

1916年,由诗人、骈文家樊增祥,诗人韩少衡、易实甫,戏剧家、诗人罗瘿公,联络谜家张郁庭、金子乾、周效璘、佟春霆、薛少卿等,在宣外徽州会馆,成立北平射虎社,社长韩少衡。射虎社在知识阶层影响很大,至1917年,社员有马步荪、马振彪、万赓年、孔剑秋、王砚荪、王逸庵、亢榕门、刘剑侯、刘春霖、关颖人、吴玉林、孙笃山、杜涵斋、宋敦甫、祁甘茶、易实甫、宗子威、邵瑞彭、张汉文、陈淇、张起南、张超南、林策六、高雨人、高步瀛、夏仁虎、徐钟泉、涂竹君、韩少衡、韩英麟、黎六禾等百余人之多。北平射虎社制定了详细章程,规定每月开常会一次,每人至少悬谜30条,由社员互猜;逢元宵、中秋等节日,则开大会,先期登报,公开候教,中者赠彩。每次谜作都汇集油印。由于经费困难,1918年底射虎社宣告解散。三年中,社内开展活动30余次,对外公开征射6次,共集谜两三万条,成谜刊40册。陈冕亚所辑《北平射虎社谜集》中的一部分于1931年发表在上海《文虎》半月刊上。韩振轩著《小琅嬛仙馆谜话初集》、谢云声著《灵箫阁谜话初集》中,也抄录了北平射虎社的一些谜作。张起南、韩少衡、顾震福等则另有个人专集。

北平射虎社解散之后,相继成立了隐秀社、学馀社、莺嘤社、丁卯社、丁嘤社、群社、秋影社、谜界联欢会、云龙雾豹社等谜社。

隐秀社是原部分北平射虎社社员组织成立的谜社。由高步瀛(阆仙)、刘剑侯(桪)发起,成立于1920年2月,地址在西长安街铁路协会。社员有54人。谜社规则与射虎社略同。两年中开会20余次,油印谜集20余册。第六会后得谜3000余则,社中同人公推关颖人、高阆仙、刘剑侯选出500余则,印《隐秀社谜选初编》一卷。

学馀社是1924年由原北平射虎社成员张郁庭、宗子威在他们供职的铁路界成立“学馀社谜艺会”,每年春初开会员大会,有电影、诗钟、隐语助兴。1925年铁路协会迁至府右街,仍未间断谜社活动。有北平隐秀社、学馀社合选的《谜选》一卷。

莺嘤社是北平射虎社解散后的部分社员组建的谜社。社长王树端,1927年有社员关瓒如、关佑文、罗鹤卿、韩少衡等47人。社员谜作结集为《莺嘤社谜集第一集》,作品多为会意。

丁卯社是北平射虎社、隐秀社之后的谜社。1927年初秋,旅居北平之两广谜家黎六禾、林策六、杜鹿笙、陈勉安、周公阜等联合北平李成伯、李荪仲及无锡施杏初等组建“丁卯谜社”,又邀请北平射虎社元老韩少衡、张郁庭、张超南、顾震福、金子乾等人襄社事。至1929年,社员发展至三四十人之多。自谜社创始起,迄1933年春的七年内,社务由黎六禾、周公阜、龚心朴等主持,集会300余次,社员作品油印成《丁卯》谜集,已发现油印的谜集150多期。

丁嘤社于1934年成立。发起人刘云庵在《本社之缘起》介绍:“客岁秋间,小隐别墅悬灯于彰内大街,云庵乃作灯下游。于是结社之心复起,遂联络陈馨庵、沙芳五、王敬山、孙经存、王徵言、杨少圃、刘静轩诸同志,组织丁嘤谜社,于宣外大街松荫轩茶社内,每星期日下午一时至五时悬壁候教。”以谜之召,社员发展至30人,其中24人的谜作汇于刘云庵选编的《丁嘤社谜选第一集》。谜集中南北兼收,北派谜的谜面较浅俗。

(0)

相关推荐

  • 上海曾有一个嘤鸣文学社:一 段难忘的青春记忆

    上海曾有一个嘤鸣文学社                    文:征 凡 文学青年最大的福音就是拥有一个文学社团来作依托,无论是民间的也好,还是官办的也罢,只要加入其合法的文学社团,成为社员,你也许在 ...

  • 清代民国时期山西的谜社

    1921年前后,张友渔.张鉴秋.祁慎书等,在太原第一师范学校成立廋词社,研究制谜打虎之道,制谜极多.1923年,太原张友渔.何春生.吴绥之.武介石.马乾符.曾子文.张子渐.罗眉仙.陈孟同等几位打虎老手 ...

  • 清代民国时期上海的谜社

    上海的谜会活动,早在清咸丰年间已相当流行,到同治.光绪年间尤为盛行. 清同治.光绪年间,上海南市成立玉泉轩谜社.杭州人葛元煦(理斋)<闲情小录初集·文虎>之跋文介绍:"自寄迹沪渎 ...

  • 清代民国时期江苏的谜社

    古城帝都和江南繁华之地的江苏诸城市,谜社活动非常兴盛. 明末清初著名谜家黄周星,好结社与文人交往,在杭州集寻云榭社,广陵(今扬州)集木兰亭社,金陵(今南京)集古欢社,以诗酒廋词相娱.江山风月主人在&l ...

  • 清代民国时期浙江的谜社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浙江平湖人张志贤等在平湖城内西大街的松风茶社结松风谜社,初期有10余人参加,盛时达30余人.每逢华灯初上,座客常满,社中人士,交互猜射.谜社至辛亥革命前始歇.社员谜作编于& ...

  • 清代民国时期福建的谜社

    清光绪八年(1882年),福建石狮蚶江的林桂舟.林少怀.吴金炎等8人成立谈虎楼谜社,创作多为物谜.哑谜.画谜,谜文运用白话体,并用闽南语.俗语入谜,常设坛征射.1930年,林桂舟到台湾经商,将灯谜带到 ...

  • 清代民国时期台湾的谜社

    民国时期,台湾文人荟萃,结社事谜,谜坛一新.洪伍雄著<谜语的理论与应用>记载:"1920年,万华文学会在台北成立,此为台湾最早之纯谜学组织:著名谜家则有连雅堂.黄文虎.张纯甫.谢 ...

  • 清代民国时期河南的谜社

    民国初年,居开封之伶隐汪笑侬喜欢灯谜,能猜会制,自成笑社,后改为可发一笑社.因社内仅一人,一时传为佳话.灯节三夜,汪笑侬例必每夕提前遍游全市,以所得谜彩,装之大竹提篮,满载而归后,方张灯于相国寺西偏院 ...

  • 清代民国时期湖北的谜社

    20世纪20年代初,湖北武汉新市场(民众乐园)成立扶雅社.社长孙亚二,社员有王绶臣.李寿青.李笠僧.陈子云.佘辅声.彭冰心等.每周举行一次张虎征射活动,猜中者有小奖品表示.大革命一度中断活动,30年代 ...

  • 清代民国时期湖南的谜社

    1901年,灯谜学家张起南在辰州(湖南沅陵)矿局供职时,在当地大力提倡和开展灯谜活动,创办"蓬莱谜社".辰人将张起南奉为"开山老祖""谜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