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一生都走上坡路的人, 必须有这 5 种顶级思维(深度好文)

文/阿秀

最近在看一本介绍美国影视巨头网飞(Netflix)企业文化和管理方法的好书《不拘一格》。

虽然是在讲企业,但很多理念对个人成长也很实用。

网飞成立于 1997 年,成立之初创始人里德·哈斯廷斯,还曾主动请求美国录影带租赁巨头百视达收购。

当时百视达市值60 亿美金,而网飞市值仅为 5000 万美元,规模是网飞的 120 倍。

然而 10 年后就强弱异位,百视达破产,而网飞则持续增长。

网飞开发出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网剧,比如我很爱的《纸牌屋》《女子监狱》《怪奇物语》。

截止到12 月 25 日,网飞股价已经达到了513 美元,市值 2270 亿美元,20 年增长了 4500 倍,逐渐逼近娱乐巨头迪士尼。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自己,单纯以收入为指标,那么我们的成长上限在哪里呢?

为什么有的人虽然坎坷,但是总体来说一直在走上坡路,他们的秘诀是什么呢?

我在毕业的头三年,收入增长了 50 倍,也算是一个收入快速增长的案例。

但当我看到书里这些方法时,既有共振,又有惭愧。共振的是我认为书里很多方法确实有效,跟我的经历也很类似;惭愧的是,很多方法只是机缘巧合下使用了,但并没有刻意规划。

这本书说了哪些方法呢?

1

人才密度:

你认识的「好人」数量

影响你的天花板

2001 年互联网泡沫,网飞裁掉了大约 1/3的员工,剩下的人也全员减薪。

里德原本以为,剩下的员工会军心不振。但没想到,剩下的员工不仅没懈怠,反而情绪高涨,大家每天都迫不及待的来到公司,甚至能超额完成任务。

后来他发现,这正是因为公司里消极怠工的那批人被裁掉了,公司的「人才密度」提高了,公司的工作氛围和战斗能力大大提高了。

他后来发现,跟优秀的人一起工作令人振奋,同时还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他们的工作作风会极大地影响你,自然能让你上一个新台阶。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感觉,跟聪明、靠谱的人合作,其实是非常爽的。

这成了网飞最核心的人才观:永远跟最优秀的人一起工作。

我们读书的时候,父母可能都会要求,多跟品学兼优的孩子玩,少跟成绩差、品行不端的孩子玩。

你可能会觉得,我的好坏跟别人有什么关系,何况以成绩好坏区分人,太歧视人了吧!

现实是,真有影响。

你直接接触的人里,只要有一个持续散发负能量,或者特别懒、消极,你就会受到影响。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威尔·菲尔普斯教授,有个很有趣的研究,证明人的「坏」是可以传染的。

他组建了若干团队,每个团队由四名大学生组成。

他要求每个团队,在 45 分钟内完成一项管理任务,表现最好的团队,能获得 100 美元奖励。

但学生们不知道的是,好几个团队中,都被安排了一个「坏人」角色:

有的团队里有「懒人」,老在开小差、玩手机,就是不干活儿;

有的团队里有「狂人」,老是讽刺、羞辱别人,贬低别人的工作;

有的团队里有「悲观者」,老在抱怨,对团队能不能成功表示怀疑……

经过一个月的实验,菲尔普斯发现,即使其他成员都很聪明能干,但只要有一个「坏人」就能拉低团队效率,「坏人」组的成绩,比平均成绩要低 40%左右。

更关键的是,他发现「坏」是可以传染的:

有「懒人」的团队,其他成员也会逐渐失去积极性;有「狂人」的团队,很快也开始怼天怼地,互相羞辱;有「悲观者」的团队,最后也会对未来心存怀疑。

即便是这个团队只在一起待了 45 分钟,一个人的行为也能很快传染给其他成员。

有段视频让他印象深刻,某团队有一个「懒人」,刚开始其他队员都坐姿笔挺、满怀激情,但 45 分钟后,大家都受到了「懒人」的传染,都低垂脑袋,瘫在椅子上。

这其实就是古人说的「孟母三迁」,不管你主观是好还是坏,环境总在悄无声息地影响你、塑造你。

很多人拎不清、放不下,总觉得关键是自己,别人不重要。

但要我说,勇敢地跟那些负能量的人断绝来往,多跟正能量、优秀的人来往,是成长的重要捷径。

2

反馈环:

获取批评和反馈,是成长的开始

得到 CEO 脱不花曾经说过:

「对评论不理不睬,对批评高度重视」。

平心而论,没有人喜欢被批评,就算有人说有,那也是他撒谎,因为每个人都喜欢被肯定、被赞美、被重视。

问题在于,只有接受批评和反馈,你才能开始成长。

2003 年,美国加州的加登格罗夫,在建有多座小学的大街上,交通事故频发。

虽然当局和市民都很关切,贴了限速标志,提醒司机减速慢行,警察对违章者贴了很多罚单……

很可惜,事故率并没有降低,车速也没降下来。

于是当地人尝试了另一种方法:安装实时车速显示屏。

这个系统的大屏幕,能让往来司机注意到自己的车速,并提醒他们注意开车速度。

但专家们也不知道能不能把车速降下来,毕竟每辆车上原本都有车速表。

但恰恰就是这么简单的一种措施,让往来司机们的行驶速度,降低了 14%,而且在所有的学校路段,平均速度都能低于速度限制。

这项成就很了不起,因为既简单、成本又低。

研究者发现,「反馈环」是提高绩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意思就是,如果你不断接受反馈和批评(非恶意),你就能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你就能学得更快,完成得更多。

之前听一个老师分享过,为什么明明高考并不难,但是大多数人表现并不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同学没有错题本。

他说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如果把考试看成一个「学习-反馈-调整-学习」的过程,那么「反馈」对很多人来说是缺失的。

绝大多数孩子的精力都是大水漫灌,均匀平摊到每一道题上,反复地做那些很容易就做对的题目,但是对于那些做错、不会的题目,却缺乏关注。

但真正限制你进步的,不是轻易能做对的事,而是你没做好、做错的地方。

这就是我常说的突破舒适区。

其实我们多数人也是这样,大多数时间都在做轻易能做好的事情,对错误和挫折往往讳莫如深,不愿接受批评,也不会主动寻求反馈,以至于经常一错再错,从没在挫折中得到进步。

3

101 分挑战:

称职也是一种不合格

你要做到超预期

网飞有一条考核规则:

如果只能做到称职,那也必须要离职。

当然网飞会付出一笔非常丰厚的遣散费。但是这条规则在业界有非常大的争议,因为这样有点不近人情,为什么称职也必须要离开呢?

因为网飞认为,员工需要有忧患意识,如果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很不错了,就不会再追求成长。

这其实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帝范》里说的: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这首先是一种心态上的差异,当你总觉得自己现在已经不错了,那你就不会再鞭策自己成长。

你必须让自己像乔布斯说的 Stay Hungry,永远保持饥渴,走在一条向上的道路上。

因为虽然短时间内结果相差不多,但长期来看差异巨大。

大部分人可能会被自己的岗位职责所限制,在这个岗位就只干眼前的这些事情。

但实际上,个人成长首先来源于对自己的高要求,需要比较全面地考虑业务问题和个人发展问题。

咨询行业也有类似规律,就是著名的「up or out」规律:

如果你在三年内没有升职,就得出局。

听起来有些残酷,不过「up or out」并不是指你和别人的竞争,毕竟每个人参与的咨询项目和项目所在行业都不一样,所以并不存在横向的比较。

而是你要和自己竞争。

因为你如果想要成长,就永远不要满足于当下的成绩。

4

找到北极星:

不要总想控制自己

而是要找到自己的核心

网飞有两个让业界震惊的管理策略:

「不限期休假」:只要你安排好了自己的工作,那想休假多久就休多久。

「取消报销审批」:只要你是为了公司利益,那么花钱就没有审批。

当然他们还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抽查报销欺诈,比如强制领导长期休假(里德甚至一年休 8 周),来给员工做示范。

当然我不是说大家要去学这两点,而是说他们背后的思路很有意思,他们发现:

公司越大,事情越多,老板给员工的束缚就越多,10 块钱的报销恨不得找7个副总裁签字。

新问题越多,新规则、条款就越多,比如出现了一个员工穿奇装异服上班,那就一定会加一条禁止奇装异服的规定。

控制越多,组织活力和能力就下降越大,因为大家跑签字、审批的难度越大、时间越长,花在有效工作上的时间就越短。

与其加强边界控制,不如加强「核心」。

也就是说「北极星策略」:

只要你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公司,且确实有价值,那么具体怎么操作就不必加以限制,因为限制也限制不过来。

比如大家坚持公司利益至上,那么出差就不应该做头等舱,即使没有审批。

但是如果明天要去参加一个很重要的会谈,成功了会给公司带来巨大利益,那为了会谈状态,就可以坐头等舱。

找到了「核心」,企业管理效率就会高得多。

以前有个男生读者,跟我分享过他的成长规则,两屏幕看不完那种,还让我看看能加点什么。

这种成长规则,类似从人民日报微博上扒下来的,比如要成为一个积极的人,应该做到 100 件事。

不要说做到 100 件事,你能记住 10 件就不错了。

很多人都喜欢控制自己,给自己的目标加上很多控制条款:

要热爱学习,应该做好这 50 件事;要做一个积极的人,要做好这 100 件事;要努力赚钱应该做到 200 件事……

但大家应该都有感触,重要的不是加几百条控制手段,因为即便是 1 万条方法,记不住也白瞎,而且控制越多反而效果越差。

重要的,是要激起你对那个「北极星」的向往,方向和动力有了,你早晚能想到办法到达。

5

关于快速成长的一些建议

1)自我质疑:你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很少有人能够明确的提出,自己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大多数人只能模糊感知自己的追求,或者盲目宣扬自己是个 xxx 的人,但是很少有人真的愿意坐下来认真思考:

我追求什么,我讨厌什么,为了我的追求可以放弃什么,这件事上别人能给自己打几分?

有了个人价值观的指引,你的迷茫会少得多。

2)努力工作并不是最重要的。

一有人生活过得不如意,就总有些人会跳出来,指责人家不够勤奋。

并不是勤奋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我们很多人都是非常努力,才能勉强过上一种平庸的生活。

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勤奋,而是要先搞清楚以下问题:

我的方向正确么,我的效率够高么,我跟这件事情高度匹配么,我怎么才能做到更好?

3)面对批评,得体的第一反应是「不急于解释,不反唇相讥」。

要把批评当做你的磨刀石,而非路障。

4) 在问题出现时,一定要勇敢的直面问题,把问题说出来。

我认识很多程序员出身的 leader,他们很多不擅长面对冲突,或者喜欢回避矛盾。

他们在自己的下属出现问题时,总是忍住不说,期待对方自己发现,直到忍无可忍把对方辞退。这样双方都受到了伤害。

原本你早早地把问题说出来,或者直面问题,那么效果会好得多。就算还是要辞退他,也可以早点让他另谋高就。

当你已经发现问题时,如果不愿意直面问题,反而会让问题恶化。

5)重要的是找到你的梦想和动力

不要总想着给自己加那么多限制,最核心的是找到你的「北极星」,就是你值得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

《小王子》作者,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在诗里说的:

如果你想造船

不要老催人去伐木

忙着分配工作

和发号施令

要激起他们

对浩瀚无垠的

大海的向往

(0)

相关推荐

  • 有段位的管理者,都是怎么沟通的?

    文章来源于:张丽俊 作者:张丽俊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导语:如何才能让沟通更有效?这几个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我们不得不承认,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尤其是作为管理者来说,得当的沟通方式,会让自己的管 ...

  • 优秀的领导者同样是优秀的教练

    一位成功的领导者,同时也是一名成功的教练,他因某些专业技能获得同行和下属的尊敬,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优秀的教练型领导,通常都懂得跟下属建立合作关系.他们可以从下属身上发现独特的激励因素,并 ...

  • 出生在这三个日子的人,一生都走上坡路,越过越好

    人都是有逆境的,但逆境与福气往往相伴而行.逆境不会总伴随你一生,而福气也不会随行.所以,当你身处落魄时,也请别担忧,或许福气即将迎来,而当你一直处境很好时,也要随时注意落魄的寻来. 那么,一个人身处落 ...

  • UC头条:曾国藩: 男人想成功, 人脉次之, 修炼3种“笨功夫”, 不怕起点低

    有句话说"没有比人还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有时候看似远大的目标,只要执着不懈地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晚清重臣曾国藩说过,一个男人想 ...

  • 走上坡路的人都有这9种习惯,请逼自己养成

    ①目标明确: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只会白白浪费时间:②重视细节:忽视细节,细节就会成为短板:③绝不拖延:今日事今日毕:④不畏难题:打怪的经历会铺就你成长的路-优秀的人都有这9种习惯要相信:难走的都是上坡路 ...

  • 走上坡路的人,都有这十种习惯,看看你有吗?

    鲁迅先生说:"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走上坡路的人,都有这十种习惯,一定要逼自己养成. 01 情绪稳定 走上坡路的人,早已戒掉 ...

  • 哲思 | 走上坡路的人,都有这4个顶级思维

    人民论坛哲思,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 每晚九点三十分,带你看清世界,认识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The One You Love Robert Anderson - The Ver ...

  • UC头条:哲思 | 一个人开始走上坡路的5种顶级思维

    人生在世,切记不做两件事: 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人生,靠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 莎士比亚曾说过: "倾听他人之意见,但保留自己之判断." 思维能力,就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石. ...

  • UC头条:鬼谷子: 真正深藏不露的人, 都懂得这三招钓人术

    在传统神魔小说<镜花缘>中,描绘了一个神秘的两面国. 这里的国民有两张面孔,当他们心存善念时,别人看到的是正常的笑脸. 而在他们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的时候,藏在脑后那张狰狞的面孔就会显露 ...

  • UC头条:真正关心你的人, 都学会了沉默

    成年以后,你会发现,身边那些真正关心自己的人,渐渐都变得沉默. 点击加载图片 不是因为他们更忙了,也不是因为他们投放在自己身上的精力少了,而是随着一个人阅历的沉淀,彼此学会了尊重. 父母不再像学生时期 ...

  • UC头条:庄子: 真正强大的人, 都是从独来独往开始的!

    <庄子·在宥>:"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在庄子眼中,独来独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像一位绝世高手,天下无敌之前,总要经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