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大腿,跑得快,还不容易受伤!

大腿强壮的人,跑步都不差。
撰文 / 橙橙
编辑 / 小叶
出品 / 马孔多跑步研究室
在很多人看来,跑步的人是非常瘦的。
确实,因为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消耗了大量的脂肪,所以会显得很瘦。
但是,你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跑者看起来非常瘦是因为上半身很瘦,而下半身,特别是大腿,则是非常强壮有力的。
比如基普乔格:

比如莫法拉:

比如贝克勒:

比如大迫杰;

比如川内优辉:

比如多布杰(下图右一):

比如焦安静:

为什么跑得快的人,都拥有很强壮的大腿呢?
因为跑步是需要靠大腿带动的。你想象一下,落地后接着蹬踏拉起的动作是不是需要大腿来发力,然后带动小腿往前送?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大腿,如何能带得动?
大多数跑友知道跑步要进行力量训练,特别是核心力量的训练,因为跑步时的力量源自核心。其实,腿部的力量也很重要,特别是大腿后侧的腘绳肌。
因为腿部连接臀部/髋关节和膝盖,当髋关节发力时,腘绳肌的职责就是驱动你向前,并在离地阶段,弯曲膝盖准备下一次踏步。
在这里跟大家简单说一下什么是腘(guo)绳肌。腘绳肌是大腿后侧一系列肌群的统称,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组成,主要功能是弯曲膝关节和伸展髋关节,尤其能防止胫骨过度向前错动的重要动力性稳定结构。
运动量过大时容易发生腘绳肌的扭伤、撕裂,因此拥有发达的腘绳肌才能事半功倍,特别是跑步运动经常要变速,所以锻炼腘绳肌十分必要。

为什么要重视腘绳肌的训练呢?
腘绳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稳定”和“发力”的肌群,如果你从来没有单独训练它,那你的力量会非常薄弱。并且腘绳肌和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属于“对抗肌群”, 它们既有相反的结构功能,也有相互制约的作用。
如果腘绳肌长期过于薄弱,股四头肌也将没法达到完全发达的程度。别看腘绳肌藏在腿后侧小小的角落,小而强大说的就是它。
很多跑者在跑马拉松的时候,大腿后侧会抽筋,除了电解质流失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腘绳肌太弱,肌肉耐力不够。
下面就介绍一组动作,专门练习腘绳肌,让你跑起来更轻松,更快,也更不容易受伤。
不过你需要准备一下小器械,比如瑜伽垫,哑铃,毛巾等。话不多说,直接上动图。
当然,这些动作不光可以练到腘绳肌,还可以练到很多其他部位,比如核心、小腿、臀部和上肢等。
1.蟹式行走

2.哑铃早安式体前屈

3.哑铃驴踢

4.哑铃硬拉

5.臀桥

6.臀桥交替抬腿

7.臀桥交替点地

8.站立弹力带后踢腿

9.仰卧抬臀屈膝

10.反式平板支撑抬臀

11.反式平板支撑交替点地

12.单腿硬拉

13.单腿臀桥

每个动作做15-20次,这13个动作作为一个循环,每次做2-3个循环即可。每周练1-2次,就可以打造出一双强大且不容易受伤的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