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纪事(12)—— “南头”的今昔变迁
相关推荐
-
【总第431期】《特别推荐》【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剪羊毛》
[郭进拴原创]剪羊毛 河那边草原呈现白色一片, 好像是白云从天空飘临. 你看那周围雪堆像冬天, 这是我们在剪羊毛剪羊毛. ...
-
张海潮丨贼道(小说)
逃学是因为要偷玉米,偷玉米是因为饿肚子. 上罢第二节课,刘泉和席让去厕所.撒着尿,刘泉向席让挤挤眼,席让点点头.等到厕所里的同学们都走了,刘泉在前,席让在后,从厕所后边的围墙上翻过.一人多高的围墙,一 ...
-
刘亮程:长大后,童年成了我们自己的陌生人
作家刘亮程说,孩子的心都是灵的.小时候,我们可以跟一朵花.一棵草玩耍一整天,可以盯着一个小虫虫盯半天,为什么?因为有童心在.只是长大后,我们把童年的自己忘了.童年成了我们自己的陌生人. 那么,在这个儿 ...
-
老席其人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几年前,我务工的单位从郑州西三环搬迁到郑州市东南方向,一个极其偏僻的村子--席庄. 席庄,位于郑州市区向南30公里,南曹镇往东15公里处.说它偏僻,是因为从郑州南环驱 ...
-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 来源: 寓言故事 编辑: 查字典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 ...
-
家乡纪事(16) 记忆中的寻常巷陌(一)——南头巷子
我的家乡上东峪村,顺沟依坡而建,一条主街巷犹如一根长长的瓜蔓曲曲弯弯纵贯南北,沿路两侧又岔开许多窄小的巷子(或者叫"胡同"),高高低低地向两侧扩展开去,形成了一些彼此连接又相对独立 ...
-
今昔变迁
1979年四川省宁江机床厂大门. 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供图 3月15日,市民骑车从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的门前经过.这家公司位于成都都江堰,前身是1965年内迁的国营宁江机床厂.1979年6月2 ...
-
【家乡纪事】小镇电影院 | 作者 徐方芳
小镇电影院 徐方芳 通往记忆的花园的路径一定多的超过我的想象,人可以从一些微小的情节上找到突破,而后在瞬间毫不拐弯抹角地回溯到早已被后来的人,后来的事阻隔又阻隔的过往,回忆是件奇妙的事情,有时奇妙到让 ...
-
家乡纪事(3)—— 河道两岸稻谷香
稻谷产自南方水田,曾几何时,北方农村人吃大米几乎是一种不可能的奢望.然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老家上东峪村曾经大面积种植水稻. 自古以来,我的家乡是不产水稻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下游十多 ...
-
家乡纪事(4)—— 难忘那芦花飘飞的岁月
深秋时节,漫步在故乡的那条大河边,想起了那曾经的沿河的芦苇,还有那些与芦苇相关的故事. 曾几何时,家乡上东峪村的河岸边到处都是苇田.从上游与南野河村交界处的石鳖崖,到老连沟岗,再到河西.河东.河南和大 ...
-
家乡纪事(5)—— 5号骡子3号驴
每每提起生产队时期的陈年旧事,就会想到队里的那两头最得力的牲畜--5号骡子3号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生产是以生产队为基础集体经营的.每个生产队都建有一个很大的牲口棚,养着牛.驴.马.骡子等几十 ...
-
家乡纪事(6)—— 想起了曾经的扬水站
早晨,漫步在村外的水泥路上,一边是山,一边是田野.尽管正值秋收季节,心中却难有半点喜悦. 天公不作美,一场特大的旱灾肆虐般蹂躏着这块土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枯萎的景象. 田野里,玉米叶子羞涩地打着卷儿 ...
-
家乡纪事(7)—— 难忘那座水电站
我漫步在家乡的河岸边,寻寻觅觅,睹物驰怀,心中翻腾着一桩桩陈年往事.眼前这一处孤零零的石屋,再一次触动了我对那个村办小水电站的美好的回忆. 石屋傍山而建,坐北面南,土石结构,与旧时的普通民房没有什么区 ...
-
家乡纪事(8)——话说“白虎头”
我的家乡上东峪村,是一块天造地设的风水宝地.仔细琢磨,村庄的许多景致都有特别的说头,村口处的"白虎头"尤其耐人寻味. 白虎头,是位于村口右侧的一座白色的石崖,恰好扼守在出入村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