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五十八章 祸福互倚-道德真源
相关推荐
-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无德者无道,得道者有德,修德者得道!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无德者无道,得道者有德,修德者得道! 作者:昆仑藏钥阎五睿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整篇<道德经>共分为"道篇"和&q ...
-
「周易登堂」第三十二 讲 到底何为“道”,老子说清楚了吗?
关于什么是"道",古圣先贤们已多有论述.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给"道"下了一个定义,曰:"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 ...
-
有道明师与老子合一体悟《道德经》第二章(简版)
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 ...
-
道德经73章译文/原文:为何繟然而善谋?为何天网恢恢?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章 ...
-
《道德经》第58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行-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行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跂,音器.) 前云希言自然,非若世之蚩蚩蠢蠢.顽空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 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 ...
-
道德经讲义-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 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天下人物之众,贤愚贵贱不等,总不外理气贯通而已.其所以 ...
-
道德经讲义-第五十六章 和光同尘-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五十六章 和光同尘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
-
道德经讲义-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道德真源
此章总结通部,示人<道德>一经皆真实无妄之言,不得以文词不美将此经置之高阁而不论不议也.须知道本无名,强名曰道,道本无言,有言皆障,然为教化众生,不得不权立虚名以为后学津梁.既有言矣,则言 ...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诗 ...
-
道德经讲义-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 ...
-
道德经讲义-第四十三章 无为之益-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四十三章 无为之益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者何?鸿蒙一气而已.天地未开以前,此气在于空中,天地既辟而后,此气寓于 ...
-
道德经讲义-第三十章 不以兵强天下-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三十章 不以兵强天下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