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
相关推荐
-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不可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为<道德经>在流传过程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馆友"百岁无疾的秘籍 ...
-
道德经取名大全:10个楚楚可人的女孩名字,用上就是那街上最靓的仔
姓名不仅是一个名字和符号,更深刻的意义是,人一生有一个靓丽不俗的名字不但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可能关系到自己的事业和人际关系.好的名字,智趣隽永,具有千古不朽的魅力,丝毫不亚于玲珑剔透的艺术品 ...
-
老子教育法
老子教育法 宁邑聂盛 走马观花道德经(43) 43.道德经第四十三景点--至柔之门 第四十三章 柔软胜刚强无为胜有为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吾以是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 无 ...
-
罗祥相 | 论老子“自然”思想的逻辑展开
罗祥相,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师.主要研究道家哲学.先秦哲学.宋明理学.近现代哲学.摘要:采用哲学语义分析法,是厘清老子"自然"思想丰富义蕴的思路与方法.但此前学者们对老子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道经·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苏辙:道无形也,及其运而为德,则有容矣,故德者道之见也.自是推之,则众有之容,皆道之见于物者也. 原成: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原成:"道&qu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曲则全章第二十二
道经·曲则全章第二十二 曲则全, 苏辙:圣人动必循理,理之所在,或直或曲,要于通而已.通故与物不迕,不迕故全也. 原成:曲则全. 原成:曲有间接而不直接的意思.衍生万物而不衍生自身,故曰曲.能量不灭,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道经·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苏辙:夫道,非清非浊,非高非下,非去非来,非善非恶,混然而成体,其于人为性,故曰有物混成.此未有知其生者,盖湛然常存,而天地生于其中耳. 原成:有物蟲成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不尚贤章第三
道经·不尚贤章第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苏辙:尚贤,则民耻于不若而至于争.贵难得之货,则民病于无有而至于盗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道冲章第四
道经·道冲章第四 道冲而用之,或似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苏辙:夫道冲然至无耳,然以之适众有,虽天地之大,山河之广,无所不遍,以其无形,故似不盈者.渊兮深眇,吾知其为万物宗也,而不敢正言之,故曰似万物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天地不仁章第五
道经·天地不仁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苏辙:天地无私,而听万物之自然,故万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也.譬如结刍以为狗,设之于祭祀,尽饰以奉之,夫岂爱之,时适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谷神不死章第六
道经·谷神不死章第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苏辙:谷至虚而犹有形,谷神则虚而无形也.虚而无形,尚无有生,安有死耶?谓之谷神,言其德也.谓之玄牝,言其功也.牝生万物,而谓之玄焉,言见其生之而不见其所以生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天长地久章第七
道经·天长地久章第七 天长地久, 苏辙:天地虽大而未离于形数,则其长久盖有量矣.然老子之言长久极于天地,盖以人所见者言之耳.若夫长久之至,则所谓天地始者是矣. 原成:天长地久. 原成:"道&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上善若水章第八
道经·上善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苏辙:<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又曰:天以一生水.盖道运而为善,犹气运而生水也,故曰上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