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年谱简编(15 )至德二载(757年) 四十六岁

(0)

相关推荐

  • 北征

    杜甫从长安的叛军那里逃到当时唐肃宗所在的凤翔.唐肃宗任他为拾遗.唐肃宗至德二年秋,杜甫请求回处于凤翔北面的鄜州看望家人.肃宗允许.杜甫于是踏上回家之路.他回家之后追忆过往以及路上经历写成此诗. 皇帝二 ...

  • D16杜甫五律《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读记

    杜甫五律<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读记 (小河西)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 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 ...

  • 杜甫诗(756-757)解读目录

    杜甫诗(756-757)解读目录 一.时间: 至德元载(756) 至德二载(757) 二.行踪 长安----鄜州----长安----凤翔----鄜州----长安 公元756年有两个年号,天宝十五载(上 ...

  • 诗海拾贝(34) 岑参生平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少年聪颖 约开元十年(722年),五岁的岑参开始读书. ...

  • C35杜甫五律《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遗补诸公》读记

    杜甫五律<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遗补诸公>读记 (小河西) 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遗补诸公 田园须暂往,戎马惜离群.去远留诗别,愁多任酒醺. 一秋常苦雨,今日始无云.山路时吹角,那堪处处闻. 本诗 ...

  • 河上公章句述成·德经·俭欲第四十六

    德经·俭欲第四十六 原成:俭,约也.心所贪爱为欲.欲是人的本性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力量.禁欲违反人性,破坏社会进步,故欲不可禁止而可以约束.思想上接受"道"的约束,拒绝主观意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德经·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苏辙:天下各安其分,则不争而自治,故却走马而粪田. 原成: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原成:思想上接受"道"的约束,行为上不干预万物, ...

  • 杜甫年谱简编(11 )天宝十二载(753年) 四十二岁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以如此浅白如话的句子开头,说出了时间和地点,我们可以想象古时上巳节的风俗盛况,不过到了唐朝的时候,已没有汉朝以前那么的郑重其事了,但人们还是喜欢出来踏春.郊游.杜甫以 ...

  • 李旺岐硬笔草书唐诗三百首257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李旺岐硬笔草书唐诗三百首257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 唐诗赏析:《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作者:杜甫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 ...

  • 杜甫年谱简编(19)上元二年(761年)五十岁

    从他留下来的诗作来看,今年比去年的基调又有了些变化.去年的春天忙着搭建草堂,朋友们也都来帮助他,住处安定下来后,有了闲适的心情享受生活,虽然需要自己在田间劳作,但和家人孩子是团聚在一起的,偶然想起依然 ...

  • 杜甫年谱简编(22)广德二年(764年)五十三岁

    话说杜甫在年末春初的时候,带着全家老小,从梓州出发,先是到达了阆州.他是在宝应元年(762年)的时候带着家人从成都到梓州的,也才过了不到两年,又要带着家人踏上奔波之路了.记载当时心境的有一首排律< ...

  • 杜甫年谱简编(18)上元元年(760年)四十九岁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在杜甫的一生中,有几个重要的转折点.一个转折点是在天宝十四载(755年),这一年他开始入仕,是一个叫兵曹参军的小官,但也是在这一年,发生了"安史之乱", ...

  • 杜甫年谱简编(16 )乾元元年(758年) 四十七岁

    今年的春天,杜甫继续任左拾遗,从<杜诗详注>中所收录的诗作看,也写了不少,但从一些选本上看,选录这段时间创作的诗作却并不多,主要原因,这段是时间内的作品以应酬.颂圣之类的应景诗比较多,这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