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与石钟山

(0)

相关推荐

  • 他生于农家,建功立业于乱世,打得曾国藩想自杀,最后被清朝凌迟

    [太平天国系列207,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一百多年前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农民起义,在运动发生的1851-1864这十余年间,无论清廷还是起义军都涌现了一批批风云人物,如曾国藩 ...

  • 太平军和湘军谁更能打?一场双方精锐尽出的大会战告知答案

    谈到这问题,许多人会毫不客气地说:当然是湘军了,因为曾国藩领导的这支军队最终将太平天国送进了坟墓,给大清王朝延续了近五十年国祚.这是事实,但却不能得出湘军强于或者比太平军更能打的结论.要知道,自从&q ...

  • 太平军湖口之役:翼王石达开大胜曾国藩,曾国藩差点自尽

    太平军西征开始以后,经过一年的浴血奋战,攻取长江中游大片地区,威震两湖三江,但1854年5月在湘潭受到湘军的重创,以后的八个月中,且战且退至九江.此时曾国藩在给咸丰帝的奏折中扬言:"长江之险 ...

  • 从苏轼《石钟山记》到曾国藩日记:绵延至今的石钟山命名之争

    石钟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正处在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这样一座相对高度只有40米的小山,取什么名.有什么讲究,其实并不重要.但从苏轼的著名散文<石钟山记>之后,它的名称来历似乎就成了 ...

  • 【人民研究生】载楹:读《石钟山记》

    载楹 劝学家园 4月16日 [孔曰:重读经典,抗击肺炎.重读一遍<石钟山记>吧,绝对有利于判断各种不同见解哦.]   读<石钟山记> 人民研究生  载楹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 ...

  • 石钟山小记

    石钟山小记 李彬 石钟山坐落在湖口县双钟镇,正当湖口县鄱阳湖出口处,三面临水,一面着陆,形如半岛.其南临匡庐,北镇长江,俯瞰鄱阳湖,烟波浩淼:眺望长江,白浪滔滔,江湖交汇,水分两色,天然汇成了一幅壮观 ...

  • 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石钟山记苏轼[宋代]<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 ...

  • 古文观止:《石钟山记》苏轼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石钟山记 作者:苏轼  朗诵:任志宏  张家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

  • 若兰解词|《水龙吟 登湖口石钟山》

    <水龙吟 登湖口石钟山> 青凤 ‍ 浪回腕底秋江,扣舷啸月知何处?苍崖一抹,云根万 窍,鸦惊霜羽.触破琉璃,老鼍怒泣,钧天钟鼓.自坡仙赏后,畸零未蚀,荒波咽,生风雨. 坐倚危亭无主,待何人 ...

  • 小楷《石钟山记》(宋-苏轼)

    苏轼此文大有深入实地调查研究之风.此时他的大儿子也已经长大成人,要去初次参加工作了,苏轼也早已不是那个质疑"黄犬花中卧"的耿直青年了. 今录其文,与师友共飨.

  • 吴玉如13岁小楷泥金扇面《石钟山记》

    看不清,放大点-- 能在一个扇面上用小楷书写苏轼长文 本身就需要相当深的功力 吴玉如13岁的"大作"虽然看不出未来的风格 但可以看出一个少年深厚的基本功 以及对书写的强烈自信. 看 ...

  • 古文观止189: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lǐ)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1.水经:书名,是一部记叙我国水道源流的书,相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