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相关推荐
-
再读《论语》:为政第二.2
再读<论语> 为政第二 二 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之(2),曰:'思无邪(3)'." [注释] (1)<诗>三百:<诗> ...
-
【读论语】为政第二章 思无邪
今天学习论语<为政>篇的第二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讲的是德治的一个方面.孔子是比较看重<诗经>治理社会的功用的." ...
-
18.《诗经》如甘泉净化心灵
18.常读<诗经>净化人类心灵.mp33:53 来自好巴巴开讲啦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首先呢咱们来看看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诗加了 ...
-
【第18期】音频学《论语·为政篇第2章》孔子怎样概括《诗经》的基本精神?
音频学<论语·为政篇第2章>孔子怎样概括<诗经>的基本精神?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三百",< ...
-
论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2—2)
"为政以德"应该以什么样的"德"?并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道明.但是,不管千条规矩.万条制度,为政者最为根本的应该做到心怀坦荡.光明磊落.所以,孔子直接借用< ...
-
论语:诵诗三百(13-5)
诗是孔子教授弟子的主要内容之一.孔子不主张死记硬背,而是要学以致用,将诗的思想用来指导政治活动,运用到社会实践之中.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自己证悟道才能称为闻道.听到一个道理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不停地去实证,证悟到了才能称为闻道.我们经常会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志于道”,士在古时候是指立志于学道的读书人。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士的含义又演变为有技艺或有某种志向的人。我们说战士、勇士、护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志于道",士在古时候是指立志于学道的读书人.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士的含义又演变为有技艺或有某种志向的人.我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党就是类别的意思,人通常所犯的过错过失,都是源于自己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思维方式,接受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我未见好仁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富与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好就是喜欢,恶就是厌恶讨厌.仁者是不偏私的,没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为美",当我们时刻安住于仁,内在才是美的.里仁为美这四个字很好地阐述了仁的作用.我们一定是自己实证过才能真正体会到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约是贫困之意,如果一个不仁之人,不能长久地安于贫困之中.我们先举例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说如果居上位的人不懂得宽容:在做事情的时候,该行礼时内心没有恭敬之心:当遇到丧事,遭遇到变故之时,没有悲哀的情绪,我怎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