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传杨氏太极拳练的主要是什么?

(0)

相关推荐

  • 杨氏太极拳(老六路)练习:注重“养”,避免“伤”

    让传统武术文化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后援之力 练拳要弄清楚什么是"养"(内气),什么是"伤"(内气):怎样练能"养",怎样练则"伤&qu ...

  • 摘选《太极拳500问题解答》(66)

    326,练拳不传神会有什么后果? 答:造成神情呆滞,无精打采,神气不鼓荡. 327,内家拳的意气神形基体是讲什么? 答:头脑的想就是意,行动在于神经,神经是气,实施在眼神,吃力在肌肉,肌肉伸缩,弯曲做 ...

  •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告诉我们什么(二)

    研读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最大收获便是让自己对太极拳的理论体系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体悟. 本文集作为我的体悟之二,与拳友分享. 体悟之五:非下真功夫,难见太极拳"尾闾中正"的真面目. ...

  • 杨氏太极拳(老六路)练习:意气为君,骨肉为臣

    让传统武术文化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后援之力 杨氏太极拳(老六路)属于内家拳--注重内功. 要学好.练好太极拳,需要紧紧抓住它的内家拳的属性,深入领会并贯彻始终.练习太极拳的要求,是把本身的神.意.气化合归 ...

  • 杨 汪传杨氏太极拳修整实录 汪仲明

    杨 汪传杨氏太极拳修整实录 汪仲明

  • 太极拳名家朱怀元先生演练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老六路

    [名师简介]汪永泉(1904-1987),号"在山",原北京协和医院职工,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 汪永泉七岁开始跟随其父向杨健侯.杨少侯父子学习拳艺,1917年,杨健侯指定汪公由杨 ...

  • 汪永泉练太极拳的六项要求

    汪永泉先生七岁即跟随父亲汪崇禄习拳,14岁拜于杨澄甫门下学杨家太极拳,期间曾得到杨少侯指点.自1926年开始,24岁的汪永泉开门教拳.他总结了太极拳习练的七项要求,延续杨澄甫教学经验,对于学习杨式太极 ...

  • 杨式汪传(汪永泉)太极拳十九劲

    汪永泉先生是杨澄甫弟子,所传的杨式太极拳老六路自其传人魏树人的<杨式太极拳述真>等著作出版后,影响很大.老六路练法和杨式太极拳大架区别挺大,看汪先生的拳照是大架路子,但看魏树人的著作,动作 ...

  • 第一部太极拳纪录片《万年长青》看杨澄甫亲传弟子练拳什么样

    <万年长青>珍贵资料 牛春明先生,1881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满族家庭。少年时期,由于家境贫寒,历经坎坷。1901年,21岁的他进意大利在京创办的国施医院学医,适逢杨式太极拳健侯师祖(号镜湖 ...

  • 祖传运气练腿法

    一.脚法 1.飞脚:用左脚蹬地起跳1尺左右,另右脚从内侧划弧线朝上摆出,身体离地腾空,右手迅速朝前拍击右脚面,脚尖迅疾朝目标点出,脚尖朝前,力点集中,身体与腿脚成一个面,眼视目标(图32). [图片] ...

  • 汪传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个人简介: 汪传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礼艺术家,中国啤酒协会专家,大学本科,中国啤酒协会工作,任中国啤酒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副部)国家评酒评委,多次在该行业评为获奖优秀科技专家,优秀管理专家 ...

  • 太极宗师杨禹廷一辈子传拳练拳,每天坚持练拳只练一招!

    杨禹廷一代太极拳宗师,一辈子练拳传拳,从事武术事业长达80余年,直到去世前仍在传拳,对自己要求严格,执着于太极拳拳理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拳术,老人家晚年拳术正是达到巅峰的境界,留给后人宝贵的练 ...

  • 【好书速读】真正的功夫是有形的——读《张鸿庆传形意拳练用法释秘》

    我习练形意拳近十年,再读<张鸿庆传形意拳练用法释秘>,感触良多.今天就书中的一个点,谈谈我的体会.书里讲"褚广发主张少学多练,按二十四法校正动作,慢练,边练边悟,边练边找劲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