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的一记昏招,毁了繁华的长安城,也葬送了大唐盛世
相关推荐
-
唐军反攻安禄山,安史之乱出现转机,却终被杨国忠搅乱
大唐不夜城(仿唐式宫殿) 公元755年后,安禄山为快速进军两京,便派兵袭扰了唐军的经济.辎重通道.不过,正是在这种此消彼长的战斗环境中,唐朝军队也逐渐适应了安禄山叛军的特殊攻势,唐军内部也在积极地谋划 ...
-
吐蕃的克星,大唐悍将哥舒翰,为什么带领正规军却打不过安禄山?
安史之乱,哥舒翰率精锐部队正面对抗安禄山叛军,为什么打不过? 哥舒翰可以说是吐蕃的克星,在其任职陇右节度副使之时,曾多次击败吐蕃的进攻,公元749年,哥舒翰带兵成功攻下石堡城,虽说损失有些大,也算是大 ...
-
哥舒翰:威震青藏的大唐名将,为何晚节不保,投降了安史叛军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天宝十五年(756年),唐将哥舒翰率二十多万大军出潼关迎击不到一万的安史叛军,双方在灵宝-潼关大战.结果唐军惨败,丢失潼关,哥舒翰 ...
-
最令人惋惜的一战,盛世大唐就此终结,唐玄宗跌落神坛
天宝十四年,70岁的老皇帝唐玄宗听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深受信任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竟然带着藩.汉联军反了!虽然他打出的旗号是要诛杀杨国忠,为朝廷除去小人,但谁都看得出,带着大军浩浩 ...
-
第十七回 自毁良将(17.1)
话说自"贞观之治"以来,中原已多年没有战事,很多郡县无兵可用,导致对安禄山之叛乱毫无应变能力,因此安禄山之叛军在河北道二十四郡横行无忌,并得以长驱南下,势如破竹,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 ...
-
赫赫有名的大唐名将,深得唐玄宗赏识,最后却兵败降敌不得善终
中学时代学习杜甫的<石壕吏>,因此知道诗人还有<新安吏>和<潼关吏>,便又顺便读之. 很多年后,除了<石壕吏>,<新安吏>只记得其中一联&q ...
-
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第六位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
-
安史之乱中,唐玄宗李隆基仍然健在,太子李亨为什么急于称帝?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领15万叛军,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攻陷了东都洛阳,然后继续西进,意图突破潼关重镇后直取长安. 唐玄宗李隆基用人失误,潼关很快失守,他惊慌失措,以亲征为名,带着后宫妃嫔及 ...
-
唐玄宗李隆基《鹡鸰颂》行书欣赏
<鹡鸰颂>疑双钩本,或出自宫廷书手.纸本.纵26厘米,横192厘米.行书,40行,计337字.钤有"宣和"."政和"."内府图书之印&qu ...
-
太平公主和唐玄宗李隆基是你死我活的政治对手,失败被杀很正常
不是李隆基不放过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在和唐玄宗李隆基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失败,最终被侄子李隆基赐死. 太平公主在武则天时代已经很受武则天宠爱,有机会参与政事.公元705年(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 ...
-
唐玄宗李隆基之父唐睿宗李旦的桥陵,比秦皇陵宝贝还多的帝陵,里面可能藏着小半个中国,皇帝并不出名
说到陵墓中的宝贝数量,那么肯定是历代皇帝陵墓中最多,因为随葬品这东西,肯定是要生前有才能埋下去,所以历代的皇帝拥有天下,自然随葬品也非常多. 那么历代皇帝陵墓中,谁的陵墓中宝贝最多呢? 很多小伙伴都说 ...
-
解读唐史,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会“一日杀三子“?他受了谁的蛊惑?
唐朝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四月的某一天,唐玄宗李隆基下诏赐死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 这就是所谓的"一日杀三子",这三位皇子都是被冤杀的,特别是废太子李瑛,获得了当时 ...
-
中国第一姓遭遇唐玄宗李隆基后骤减,如今很少见到
中国第一姓遭遇唐玄宗李隆基后骤减,如今很少见到 文 | 就爱说历史 关于姓氏,也是我国古老的文化之一.它是家族的标志,是血缘关系的象征.关于姓氏的历史,我国可以傲娇的说,是世界上最先使用姓氏的国家.那 ...
-
《全唐诗》卷三 唐玄宗李隆基: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李隆基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 ...
-
唐玄宗李隆基行书《鹡鸰颂》
蔡京跋 蔡卞跋 王文治跋 <鹡鸰颂>疑双钩本,或出自宫廷书手.纸本.纵26厘米,横192厘米.行书,40行,计337字.钤有"宣和"."政和".&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