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的克星,大唐悍将哥舒翰,为什么带领正规军却打不过安禄山?
相关推荐
-
唐亡于节度使?百余年大混战,直到宋朝才解决隐患
唐玄宗在东北设立一个势力极大的藩镇不是因为他晚年昏庸,而是局势的变化让他不得不这样做.唐朝一直受到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西域是游牧民族最大的资源补给地,为了控制游牧民族唐朝必须控制万里之外的安西,而 ...
-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记昏招,毁了繁华的长安城,也葬送了大唐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记昏招,毁了繁华的长安城,也葬送了大唐盛世 原创2019-05-30 22:22·柚子爱历史 摘要:属于唐玄宗李隆基的辉煌一代宣告落幕.被逼缢死自己的爱妃,又失去了皇位,唐明皇也确实是 ...
-
从安史之乱看大唐为何由盛转衰(上篇)
从安史之乱看大唐为何由盛转衰(上篇) 原创2021-06-06 19:03·趣读历史故事 对大唐王朝的万千子民来说,安史之乱无疑是一场浩劫,这场长达八年的叛乱不仅中断了大唐盛世,也让无数百姓饱受战火的 ...
-
最令人惋惜的一战,盛世大唐就此终结,唐玄宗跌落神坛
天宝十四年,70岁的老皇帝唐玄宗听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深受信任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竟然带着藩.汉联军反了!虽然他打出的旗号是要诛杀杨国忠,为朝廷除去小人,但谁都看得出,带着大军浩浩 ...
-
赫赫有名的大唐名将,深得唐玄宗赏识,最后却兵败降敌不得善终
中学时代学习杜甫的<石壕吏>,因此知道诗人还有<新安吏>和<潼关吏>,便又顺便读之. 很多年后,除了<石壕吏>,<新安吏>只记得其中一联&q ...
-
杨国忠: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害了杨贵妃
杨国忠:宠盛危宗社,累及美人殇 在人们的印象中,对安史之乱的爆发有着这样的认知,即唐玄宗贪图享受,宠爱杨贵妃,将军国大政全数交给国舅杨国忠处理. 而杨国忠专权误国,放任安禄山做大,于是"渔阳 ...
-
哥舒翰:威震青藏的大唐名将,为何晚节不保,投降了安史叛军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天宝十五年(756年),唐将哥舒翰率二十多万大军出潼关迎击不到一万的安史叛军,双方在灵宝-潼关大战.结果唐军惨败,丢失潼关,哥舒翰 ...
-
此物最相思(第314章)
当755年除夕快到来时,哥舒翰带着浩荡大军,抵达潼关. 他心中充满了荣耀,因为潼关事关整个大唐的命运:但他心中也充满了荣耀后的悲凉,因为他心里清楚,面对一路攻城略地.残暴屠杀的叛军,以及高仙芝和封常清 ...
-
180篇:哥舒翰带病出征,郭子仪所向披靡--梁山微木说历史
本文合计3500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我国的古代历史,一点一滴地书写下来. <隋唐300年>第180篇 哥舒翰带病出征,郭子 ...
-
唐玄宗致命错误,逼迫哥舒翰出潼关,致使唐军大败,丢失了长安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哥舒翰正在京城养病,并没有在外执掌军队.公元755年2月,哥舒翰在回京面圣的路上行至土门军时,由于洗澡导致了突然中风,就一直留在京师养病.这种情况下,唐玄宗本也不会让他领兵对方安 ...
-
180篇:哥舒翰带病出征,郭子仪所向披靡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我国的古代历史,一点一滴地书写下来. <隋唐300年>第180篇 哥舒翰带病出征,郭子仪所向披靡 高仙芝和封常清被杀之后,李隆基 ...
-
盛唐军界的扛把子,手握30万精锐边防军,他不死无安史之乱|唐军|哥舒翰|唐玄宗|安史之乱|王忠嗣
至今人们仍在称颂的盛唐,它不仅财力强盛,军事力量也极为强盛,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聊聊盛唐军界的"扛把子",大家猜猜这个扛把子是谁?是秦琼.尉迟恭吗?是安史之乱中力挽狂澜的郭子仪吗? 这 ...
-
公元756年,安禄山攻破潼关,哥舒翰20...
公元756年,安禄山攻破潼关,哥舒翰20万精锐全军覆没.安禄山得意地说道:"让你这突厥种,还敢瞧不起我"!哥舒翰爬上前说道:"我这不是肉眼不识陛下吗?让我为您招降了李光弼 ...
-
李白写下56字诗词,只为赞美老将哥舒翰,他却晚节不保!
说起李白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在当时的唐朝,李白就已经很出名了,他号称"诗仙",凭借着潇洒浪漫的诗词风格,他在唐朝诗词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成就,因此被后世的人们称为" ...
-
生的憋屈,死的窝囊——给李隆基打工,哥舒翰算是倒霉透顶
生的憋屈,死的窝囊--给李隆基打工,哥舒翰算是倒霉透顶 原创2021-06-20 07:58·倾听历史观 历史上关于唐朝最大的争议之一,就是对于"夷夏之防"不怎么上心,反而敞开怀抱 ...
-
哥舒翰手握二十万大军,为何打不过安禄山?一战打光唐朝精锐?
哥舒翰手握二十万大军,为何打不过安禄山?一战打光唐朝精锐? 原创2021-06-09 19:51·大福读史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