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七:儒家哲学
相关推荐
-
学术论文|玄德论(二)
怡然自得 陈佩廷 - 古筝曲 转接上期 精彩继续 "玄德"既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概念,亦是诸子时期"哲学突破"的重要标尺.一方面,<老子>中的&q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原始社会思想之四:最初哲学
原始社会思想之四:最初哲学 原始人的思维,反映了在恶劣的环境下争取生存的历程,反映了在他们所不可理解的危险环境中有效地求生存的经历.这种经历,使原始人的思维既有具体.细致观察的倾向,又带着种种神秘思索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七:杜甫
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七: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 年)祖籍襄阳,出身于官僚家庭.开元年间,他曾漫游吴越齐赵,作诗交友.据说当时文坛名人都称赞他像汉代的杨雄.班固,可是他考进士却落第了.公元746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一:儒释道三家并行
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一:儒释道三家并行 隋唐是中国儒.释.道三家并行,佛教宗派哲学空前发达的时代.隋唐哲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中,是上承魏晋玄学,下开宋明理学的重要环书. 中国隋唐时期,儒.释.道互相影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二:天台宗哲学
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二:天台宗哲学 天台宗,因实际创始者智顗(公元538-591 年)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法华经>为其教义的主要根据,故又称" 法华宗".虽然该宗依&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三:法相宗哲学
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三:法相宗哲学 法相宗主旨在于分析法相而阐扬" 唯识真性" 的义理,故称法相宗.唯识宗.法相唯识宗.创宗者唐代玄奘(602-664 年).窥基(632-682 年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四:华严宗哲学
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四:华严宗哲学 在中国隋唐佛学中,华严宗与禅宗晚出,更多地综合了以前的佛学,对宋明道学的影响也较大.华严宗以阐扬<华严经>而得名,创立这一宗派并确立其名称的是法藏(公元6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五:禅宗哲学
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五:禅宗哲学 禅宗是隋唐时期在中国形成的一个佛教宗派.禅宗分南宗和北宗两大派.这里说的禅宗主要指南宗.创立南宗的是与法藏同时的慧能(638-713 年).慧能一派禅宗不仅与旧的禅学相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六:道教哲学
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六:道教哲学 中国隋唐时期的道教,和佛教一样,也是融合了南北不同的学术流派,建立了为统一王朝服务的新道教.司马承祯(公元647 年-735年)是南朝陶弘景的三传弟子,但是他更多地吸取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上古哲学之二:商周时期哲学
中国上古哲学之二:商周时期哲学 中国的奴隶制度,到了商代(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0 年),将近900 年中,得到了高度发展. 恩格斯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