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五:禅宗哲学
相关推荐
-
乱谭佛(六)
因为释迦摩尼的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自觉:自身觉悟,出世间之烦恼. 觉他:觉悟众生,入世间度厄众生. 觉行圆满:觉佛彻底,行佛圆满.知行合一. 这个就是佛的标准. 释迦摩尼开的是师范学院,他的目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四十九:金风法雨话古林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最近,龙文区作协发起一个<村庄不远>的诗歌创意写作活动,感觉不错,其实小石码的<村庄不远>,风景尽在紫云岩,岩中古林禅寺,别有一番儒风禅影! 有 ...
-
武则天崇佛,向北派神秀行跪拜之礼,而南派慧能偈语流传至今
在我国唐朝的武则天时代,一改开国时期的唐高祖及唐太宗的尊佛抑道,而是大大提高了佛教的地位,使得佛教在武则天当政时期盛行. 武则天时期盛行的佛教宗派是禅宗."禅"是静坐的意思,即提倡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三十五:《菩提本无树》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百余年间,通过"七百集结"和"万人集结"两大法会,形成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系统.就其共同点而言,就是"缘 ...
-
生命的心心相印(续)
2.生命的現成 前面生命的自覺,是指生命從形軀上提昇,而此處生命的現成,是在提昇之後,見到了光明圓滿的自心,又再下降而肯定形軀的生命,甚至由自己的生命,而萬物的生命,去肯定含生蠢動的萬物,都有 ...
-
【燕赵文化大事要略】(十五) 禅宗六祖慧能铸造了佛教中国化的里程碑(上)
#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 中国僧人众多的佛学著作中,唯一被尊称为"经"的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坛经>.<坛经>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新高度. 东汉末年,佛 ...
-
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是啥意思?为什么说是它,拯救了禅宗?
"这佛偈是谁写的?竟敢如此的大言不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当这佛偈出现在讲堂走廊的墙壁上时,中国佛教历史上的一场最大的风波,注定要在冯茂山东山寺发 ...
-
李四龙:禅宗为何会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本土化宗教?
宗教的传播,从来就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是原典化,主张要在最初的宗教经典里找到准确的文本依据:二是本土化,注重宗教经典在当地的演化与转型,重视经典的思想而不甚重视经典的文本.玄奘与惠能,恰好代表了 ...
-
乱谭佛(五)
比如,在中国影响最大的禅宗就大大简化了原始的佛教.佛法.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也正因为它的中国化,才使得佛教在中国得以延续和发展.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寺庙大多数冠以"禅寺"之名.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原始社会思想之四:最初哲学
原始社会思想之四:最初哲学 原始人的思维,反映了在恶劣的环境下争取生存的历程,反映了在他们所不可理解的危险环境中有效地求生存的经历.这种经历,使原始人的思维既有具体.细致观察的倾向,又带着种种神秘思索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十七世纪西方哲学之五:斯宾诺莎1
十七世纪西方哲学之五:斯宾诺莎1 1.斯宾诺莎生平与哲学总评价 笛卡尔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巨人,可以和笛卡尔平分秋色的第一个思想界人物则是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是一个一生主张和谐的哲学家,但他一生履 ...
-
《世界宗教源流史》波斯摩尼教之五:在中国的传播
波斯摩尼教之五:在中国的传播 唐高宗朝(650-683)摩尼教可能已经传入中国.武则天延载元年(694)波斯国人拂多诞(侍法者)持<二宗经>至中国.开元七年(719)吐火罗国(位于今阿富汗 ...
-
《世界宗教源流史》日本神道教之五:教义与经典
神道教徒不像基督徒有每周的固定礼拜,信徒可在每月一日和十五日或是祭日至神社参拜,也可按照个人需要随时到神社膜拜,虔诚的神道教徒则每日早晨前往神社敬拜.新生儿出生后30~100天内需参拜保护神,3.5.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五:唐代传奇和唐五代词
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五:唐代传奇和唐五代词 1.唐代传奇和敦煌变文 中国古典小说在唐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传奇这种新的小说体裁." 传奇" 得名于晚唐斐铏写的小说集<传奇&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一:儒释道三家并行
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一:儒释道三家并行 隋唐是中国儒.释.道三家并行,佛教宗派哲学空前发达的时代.隋唐哲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中,是上承魏晋玄学,下开宋明理学的重要环书. 中国隋唐时期,儒.释.道互相影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二:天台宗哲学
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二:天台宗哲学 天台宗,因实际创始者智顗(公元538-591 年)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法华经>为其教义的主要根据,故又称" 法华宗".虽然该宗依&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三:法相宗哲学
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三:法相宗哲学 法相宗主旨在于分析法相而阐扬" 唯识真性" 的义理,故称法相宗.唯识宗.法相唯识宗.创宗者唐代玄奘(602-664 年).窥基(632-682 年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四:华严宗哲学
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四:华严宗哲学 在中国隋唐佛学中,华严宗与禅宗晚出,更多地综合了以前的佛学,对宋明道学的影响也较大.华严宗以阐扬<华严经>而得名,创立这一宗派并确立其名称的是法藏(公元6 ...
